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时间:2022-09-10 05:52:52

构建“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我国中小学教学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这种教学只是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因而导致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从上课走进教室到下课走出教室,整堂课教师都在滔滔不绝地讲,既做导演又做演员。从课本到课本,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只是听众、观众,从黑板到笔记本,记得昏昏欲睡。教育模式陈旧、呆板。教学过程只有单向的机械的教,而没有令人愉悦的主动的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益低下。2.教师讲解针对性不强。从课本到课本,从概念到概念,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感受,脱离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和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教学手段落后、贫乏,学生的主体作用无处发挥,能力无处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是既包括一个相对固定,兼顾教、学的模式,又能够容纳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最终走入“会学”。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改革的重点。于是,我参加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学案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经过一年来的潜心实践,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通过“学案导学”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

“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并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其学习效率。

一、编制学案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1.紧扣《语文课程标准》。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学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探索,紧紧围绕“双基”,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为重点,与教材紧密相连,体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使学生能深刻认识、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有层次、有梯度、有适当的比例,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依据初中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学案设计既以“双基”为主、层层推进、清晰自然、目标明确,又渗透《课标标准》理念,创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及新颖问题的情景,以探究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方法,快速掌握本节知识、方法要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倡导学生从问题开始,在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提倡创造性学习。

二、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2.独立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独立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4.实践运用: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运用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5.反馈矫正: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相互答疑解难,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纠正。

6.总结提升:在上述教学环节完成后,师生一道总结、梳理当堂所学知识,归纳方法、揭示规律、总结提升。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1.“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案导学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通过独立学习、梳理知识结构,能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作用与价值。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及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通过这一年的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

2.“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由重知识传授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转变,注重学法指导和实践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先用一把尺子量学生的做法向过程多元评价激励转变。

上一篇:预算法修正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下一篇:“慢点生活”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