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2-09-10 04:23:10

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使得第一产业的产值下降,而二、三产业产值上升。所以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从产业发展分析,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GDP;产业关联

1. 产业历史发展分析

1.1 产业发展主要特征。

1.1.1 经济规模逐年增大,近年加速明显。

(1)2004年,葫芦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3.4亿元(当年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2%。

(2)1995~1999年,葫芦岛市经济增长较为平缓,1999年为一拐点,从2000年开始经济发展增速。1995年至2004年,全市年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0%。2000年到2004年,全市年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为12.7%。

(3)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亿元,同比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5亿元,同比增长13.9%。

(4)地方财政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都保持较快增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除了在1999年和2000年有个突增过程,2000年后也一直表现出较平稳的增长态势。

1.1.2 经济质量提升,人均GDP快速增长。

葫芦岛市人均GDP不断提高,近年来增长速度更是显著加快。

人均GDP逐年提升,自2000年开始都以高于10%的增长率增长。1995年至2004年,全市年平均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8%。到2004年以21%的增长率,达到10749元,突破1000美元。

1.1.3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仍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使得第一产业的产值下降,而二、三产业产值上升。所以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某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葫芦岛市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的20:48:32到2000年的15:46:39再到2004年的14.0:50.6:35.4。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缓慢增加,三次产业仍是二三一的结构。

(2)从产业的产值构成来看,比重变化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从1995年的20%降低到2003年的15%;工业比重从1995年到2000年有所降低,到2003年止又增加到高于1995年的水平;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运输业比重2003年较1995年也增加了近一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文艺及广播电视业和房地产业,较1995年相比,比重有显著的增加。

1.1.4 轻重工业比例悬殊,化工冶金及设备制造业优势明显。

(1)葫芦岛市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1.6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95。轻重工业比例悬殊,重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缓慢。

(2)葫芦岛市重点产业:石油化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35%,17.23%,18.2%和21.25%。四大产业比重高达74.04%,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1.1.5 股份制企业占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发展较快。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仍在进行中。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中,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分别达到68.6%和76.5%,此外国有企业占到12.6%和14.9%,集体企业占到9.0%和4.9%。股份合作制企业比重最低,仅占1%和0.2%。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到2004年民营企业发展到10万个,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131家,实现产值470081万元,吸引就业人数24952人。2000~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年均增长20%,远高于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2.7%)。

1.1.6 劳动力呈现“一三二”的结构,高层次服务业就业人数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葫芦岛市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68.48%。大部分劳动力仍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行业,劳均产值仅有3.83;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14.7%,虽然是典型的制造业城市,但制造业并未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高于第二产业,但产业构成层次低,生产业从业人数少,总产值低,如劳均产值最高的为金融保险业,但其从业人数比例仅为0.66%,而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消费业从业人数比重则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主要劳动力吸收行业。

2. 影响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

2.1.1 矿产资源枯竭形势严峻,产业发展受原料价格影响。

(1)辽宁过去是资源、矿业大省,建国以来,依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辽宁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矿产、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不仅为本省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有力的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构筑了辽宁以重化工业为龙头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框架。与此同时,却也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使辽宁不得不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2)葫芦岛市的矿产资源形势基本与全省相似。煤炭产量逐年下降,石油、天然气长期以外依靠外省市调入,葫芦岛锌厂是亚洲最大的锌冶炼企业,其原料95%来自外省和外国。两大国有有色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关闭破产。主要矿种的保有储量基本都被动用,可供利用的后备矿山已很少。同时,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而葫芦岛市以重化工业和金属冶炼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将对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和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的需求总量持续扩大。但具体看来,葫芦岛市的工业结构与资源状况并不协调。本地不产石油却拥有特大型石油加工企业,没有充足的资源保证却有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一边出口钼、锰、有色金属,一边调入钢材、铝材,这都充分表明葫芦岛市的经济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将成为其致命伤。

(4)立足于强大的有色金属加工能力,在国内国外寻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供应渠道,使做大作强支柱产业的必备条件。北朝鲜、俄罗斯、蒙古等地都可作为选择。特别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各类金属矿产,都使其成为利用外省资源的首选地。

(5)同时,在新时期的城市发展中必须摈弃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粗放资源利用模式,结合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改进城市整体的能源消耗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2 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

(1)葫芦岛市人均水资源量72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以下的为贫水区,700立方米以下的为严重贫水区。葫芦岛市属于严重贫水区。

(2)葫芦岛市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4年缺水0.15亿立方米,仅城区缺水就达0.25亿立方米。葫芦岛市共有大中型水库7座,都是70年代修建的以农业灌溉为主。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城市化率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量大幅度的增加,这些水库都变成或即将变成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水源,产生了工农业争水现象,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而由于气候因素和生态破坏造成河流断流,水库缺水,工业供水始终处于死水位以下运行。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漏斗区4个。尤其是沿海一带,超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了海水入侵。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葫芦岛市现水资源开发量已达到67.5%,计算到2010年将达到91.8%,处于饱和状态,也即是说市域范围内将无水可调,必须考虑开发新的水源以及区域调水的可能性。到2020年,用水量超出水资源总量7.55亿立方米,在周围地区普遍缺水的情况下,采取有力的节水措施是唯一的出路。

(4)但实际上,葫芦岛市不光是资源性缺水,现状水资源的重复率用率不高,水污染问题突出,也是造成缺水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近期不光需要考虑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更加需要关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降低总取水量。特别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需要大幅度提高,改进净水流程和设备,同时停止对地下水无节制的采用,减少污染物排放。而远期海水淡化以及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用水则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之路。

2.1.3 旅游资源丰富但特色不明显,开发不足并且没有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1)随着国家和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越来越充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闲暇模式。当今全球化的文化使人们对娱乐和体育活动提出了更为开放的需求。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劳动方式的转变,许多人享受到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充裕的时间、殷实的经济和方便的机动性引发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2)基于其特殊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葫芦市形成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在城市发展的资源构成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8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6.1%,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3)但目前葫芦岛岛的旅游产业特色与周边区域相比较,并没有突出的优势。比如葫芦岛周边的秦皇岛、山海关等城市同样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开发利用较早,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稳定的旅游市场。而资源类型也与葫芦岛近似,区域旅游资源趋同也是客观事实。

(4)此外,葫芦岛市旅游产业开发水平不高,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景点建设、配套设施的不足。旅游商业网点布局不平衡,档次良莠不齐,种类单一。缺乏整体规划,普遍存在散、乱、差等问题,各个景区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旅游路线。旅游与商业发展相对独立,未形成商旅互动的良性循环。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旅游商品未形成系列化、产业化,缺乏特色鲜明、吸引游人的旅游商品。

(5)葫芦岛市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应注重挖掘自己独特的优势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发展与之相关的周边产业,如旅游纪念品生产与销售,商业餐饮服务设施配套等,形成商旅互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塑造知名特色品牌,提高旅游服务的品质。在对旅游景点的规划方面,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避免同位竞争和粗放开发。

2.2 产业发展与资本要素。

2.2.1 运输能力不足,未形成面向区域服务的交通发展理念。

(1)城市交通运输条件涉及到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也是其它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这就涉及到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其它发展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就现状来看,葫芦岛市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铁路、港口、高速公路、油气管道等重要交通设施,但其生产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内几家大型重工业企业大的内部需求,导致城市交通运输货物结构单一,总量增长缓慢等不利后果。至今并没有形成面向区域的交通物流服务系统,致使城市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从总量上看,交通运输明显发展缓慢。铁路货运量逐年下降,公路货运量在2003年之前也基本处于发展停滞状态,葫芦岛市物流集散市场发展缓慢。运力结构不合理。中小型车辆比重较大,很多县区无固定货源,存在大活动不了,小活吃不饱的现象,集装箱车发展的更慢。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小,布局分散,运输能力弱。运输能力的不足和运输结构不佳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障碍。

(3)需要对葫芦岛市的物流集散市场进行规范,发展规模较大综合性的物流公司和运输公司,大型企业可考虑将部分运输交付与城市综合运输部门,如车队和大型车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2.2.2 资金引入困难,民营企业发展缺少资本,外资企业规模小。

(1)葫芦岛市经济发展主要以几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在其中起龙头带动作用,而民营企业普遍缺少资金,抗风险能力低。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从2001年以来的4年中,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为1.25亿元,但从占全省比重看,2001年为1.0%,随后逐年下降,到2004年仅为0.4%。外商投资传统行业的多,高新技术行业的少,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外资企业多数规模小,发展缓慢,效益差。全市121个外资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仅有22家,且亏损企业占到投产企业的39%。

(2)资金的缺乏将制约葫芦岛市产业发展特别是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葫芦岛市所处的辽西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转移的承接地,而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将会刺激投资。因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以优惠政策带动新引入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流动。营造有吸引力的政策、商务、服务和社会环境,主动吸引资金和技术。

2.3 产业发展与区域环境。

2.3.1 与锦州的竞合关系葫芦岛市和锦州在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各方面都有极紧密的关系。

(1)由锦州市和葫芦岛市组成的辽西黄金走廊区域,是环渤海地区重化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地区。锦州的石油、化工和机械电子产业也是重点的支柱产业并且发展形势良好,而锦州港也是区域范围内重要的港口。不论是在产业结构还是在腹地范围,葫芦岛市和锦州市都有很大部分的重合,两市围绕辽西中心城市建设,在港口、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表现出戒备有余、合作不足、各搞一套、不相协调的倾向。在当前各自为战的市场条件下,两市对腹地货源的争夺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建设、低价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港口岸线资源浪费、赢利能力下降等一系列恶果。

(2)葫芦岛市需同锦州加强合作,协调分工。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化分力为合力,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包括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人才资源共享的合作,技术成果开发与共享的合作等等。但在专业化方面,葫芦岛市可以做深、做强、做大,并且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协调锦州,借助京沈发展轴的作用,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是未来葫芦岛发展的关键。

2.3.2 与辽西四市的产业关联。

(1)到目前为止,区域内的五个城市并没有形成以某个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没有一个区际联系密切、吸引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联系较为分散。而在城市间产业关联度小,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相脱节。区域内的主导产业绝大部分是中央直属企业,是通过政府主导,以“嵌入式”发展为主,企业是上下垂直管理,其管理也与地方不接轨,产业发展更多的是在系统内完成,产业结构自成体系。尽管大量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个区域,在地方上连接成片,然而,在生产上却相对独立,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任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

(2)由于企业间忽视合作的效用而片面地强调竞争,在行为上“万事不求人”,企业间“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企业之间不但无法像国外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通过合作进行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而且,这里的国有大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优势也不能被地区经济发展所分享。这种现象表现在空间上,是形成产业机械的集聚,而没有沿着产业链条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集群。

(3)辽西五市都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盘锦、锦州和葫芦岛三市在石油化工产业上趋同,锦州和阜新在电力产业上趋同,朝阳、锦州、阜新和盘锦都有汽车及其零部件,这几个市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又都把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作为新兴产业。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布局不合理,没有地方特色,过度的低水平竞争,已经成为影响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今后,如何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导向,统一协调,合理确定项目布点,制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引导各地根据各自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已经摆在辽西人面前。

(4)依造辽西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锦州市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天独厚;阜新市的煤炭及综合利用、电力(火电、煤矸石、风力)、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配件、新型建筑材料、医药以及环保产业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盘锦市则是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点发展基地;朝阳市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新型建筑材料及建筑机械、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葫芦岛市将要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船舶机械业、能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扶持发展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对葫芦岛市来说,加强与其他四个城市的协调,明确产业分工与协作,打破封闭的内循环,与整个辽西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相配合,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葫芦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

[2] 葫芦岛市城市总体规划、葫芦岛市近期建设规划说明书.

[3] 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4] 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5] 骆小芬.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时代建筑.1998年2期.

[6] 徐怡芳.共生时代与城市公共空间.时代建筑. 1998年2期.

[文章编号]1006-7619(2013)09-16-837

上一篇: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探讨 下一篇: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编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