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护理研究

时间:2022-09-10 03:36:42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早期语言康复疗效。方法 3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应用传统的语言训练法和关联词诱导法、穴位刺激法、语言障碍ZM2.1诊治仪联合进行失语症的早期语言康复,比较两组不同的失语症类型、不同时机开始的语言训练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语言康复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四种语言类型:@、A@、B@、@@ 的早期康复以@疗效最佳;病发后7d内开始和8―14d开始,7d内开始的语言训练的疗效最佳。结论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显著,使用方法有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早期语言 康复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且给患者本身和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语言障碍的康复可全面提高患者的综合自理能力,增进沟通和融入家庭。目前发达国家大多使用自行研究的全化治疗的方案,我国则依照失语症的临床分型来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而很少针对失语症患者一对一个体的康复护理的研究。本研究对有语言障碍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行个体化的康复护理,使患者的语言障碍在不同程度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

1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入选标准: ① 通过诊断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6年)拟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合的,并经脑CT 或MRI 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 ②年龄≤80 岁; ③母语为汉语; ④右利手; ⑤意识清醒能合作者; ⑥扫盲班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⑦发病前无明确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史; ⑧不合并其他影响语言及认知功能的疾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延期康复组,每组15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1. 2 失语评估

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 WAB)进行失语评估,内容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4 项。在治疗前后计算失语指数( AQ) ,AQ = ( 自发言语+ 听理解/20 + 复述/10 + 命名/10) ×2。

1. 3 治疗方法

早期康复组在发病后7d内对语言进行1个月的康复治疗,延期康复组则在病发后8―14d开始对语言康复治疗进行1个月。根据对失语的评估得出的结果,运用一对一的方法训练,包括:①旋律语调治疗法( MIT) ; ②实用交流训练法( PACE) ; ③认知、记忆、思维刺激法; ④Schuell 刺激法。不同类型的失语治疗方法也不相同,Braca 失语症以训练表达和文字阅读为主,Wernicke 失语症以听理解及复述为主,传导性失语以阅读为主,命名性失语以口头及文字称呼为主,构音障碍包括呼吸、发声、吸入以及颜面器官的训练。所有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 60 min。

1. 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采用SPSS 16.0 处理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 <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早期语言康复疗效比较见表

3.讨论

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为卒中后失语症,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出现缺失,表现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辨知、理解、组织运用、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功能障碍。本文总结了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通过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对比疗效存在显著差异。对治疗组四种失语症类型@A、BA、CA、AA 早期康复,@A的疗效最佳。而@A 不同开始训练时间的疗效对比,显示越早进行语言康复疗效越佳,即7d内开始训练的疗效最佳。在具体的训练方面,我们通过对传统治疗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了关联词诱导的方法进行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易激发患者的兴趣,也愉悦了患者的心情。同时加上对穴位的刺激,训练发音器官的肌肉, 此外, 我们应用语言障碍ZM2.1诊治仪进行治疗,使患者能随时应用电脑自行训练, 从而明显提高了疗效。

参考文献:

[1]蔡丽娇,陈锦秀,林润等.徵调干预配合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抑郁及语言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12-15.

[2]刘金欢,陈军,谭子虎等.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志,2013,35(7):552-556.

[3]林润,陈锦秀,蔡丽娇等.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03-406.

[4]许明珠.脑卒中失语症的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6472-6472.

上一篇: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下一篇:观察与分析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用两种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