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的经济效益与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时间:2022-09-10 02:35:24

水稻超高产的经济效益与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超高产栽培是指在现有高产栽培产量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各生态区具体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协调水稻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同时也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品投入和生产成本。实现高额产量水平上的稻米质量安全与生产高效益和生态环境。超高产栽培的增产指标,应以本地区最优品种最高产量为基准,增产30%左右。如江苏稻麦(油)复种条件下的单季粳稻区,常年水稻均产8250 kg/hm2,增产30%产量可达10 725 kg/hm2,其超高产栽培的产量指标可以确定为10.5-12.0 t/hm2。

一、超高产技术

1、调控技术思路

各项措施都要为扩大群体总颖花量、构建抽穗至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服务;以超高产群体各阶段的生育指标为依据,通过叶龄诊断,采用适当措施,定向、定量调控各器官生长和群体发展;用充分发展壮大个体,构建合理群体的方法。走“精苗稳前-控蘖攻中-大穗强后”的超高产栽培途径;肥、水等促控技术的应用应遵循有利于促进有效和高效生长。控制减少无效和低效生长的原则;对各项技术进行精确定量,以最经济的投入,保证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的形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技术程序

培育壮秧、适当提早移栽叶龄。扩行窄株稀植,以促进早发,延长有效分蘖生长时间,为形成大穗奠定基础。适当减少生育前中期的氮肥使用量,以减少无效分蘖,控制群体的无效组成。提前轻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和低效叶(茎倒4、倒5叶)的伸长,以形成合理的群体叶面积。适当增加穗肥的使用比例,以促进大穗和提高冠层叶片的光合功能。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以维持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秸秆还田,以保持较高的土壤生产力。

3、水稻超高产特征

3.1产量构成特征。以适量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正常的的结实率与粒重。

3.2群体茎蘖动态特征。在N-n达适宜穗数值,此后无效分蘖增长平缓,至拔节期高峰苗数为适宜穗数的1.3-1.4倍,此后平缓下降,至抽穗期实现预期穗数,成穗率80%左右。

3.3叶面积特征。至拔节期LAI达到4.0左右;中期增量高,孕穗期LM高达8.0以上;以后消减缓慢,不早衰,至成熟期LAI仍在3.5左右。

3.4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前期干物质积累略少: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占总生物量的40%左右:最终总生物量大。

3.5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动态特征。水稻生长中、后期的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有明显的光合物质生产优势。

3.6株型特征。5张茎生叶较大。尤其是上3叶最大。基部第1、第2节间较短粗,穗下1、2节间较长。这一特征既利于大穗的形成,又利于抗倒。

二、超高产栽培技术

1、栽培

通过适时播种、精播匀播,培育叶蘖同伸的适龄壮秧。采取精苗精栽,以精良的秧苗实施扩行稀植,扩大行距(9cm×4 cm、8 cm×4 cm、7 cm×4 cm)来改善群体的空间结构,以利于有效、高效的器官充分发育,无效、低效的器官得到适当的控制,以足量的健壮分蘖构建安全性高的强支撑系,有效防止倒伏。

2、施肥

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兼用,有机肥的用量占总氮量的20%-30%;氮、磷、钾、硅等配合施用。并因土确定其施用配比;同时特别注意氮肥的精确化施用,在合理施氮量的前提下,基蘖肥:穗肥以(5—6):(4~5)为宜,穗肥的施用重点在倒4叶,这是超高产途径的关键所在。具体技术为:基肥结合耕耙地施用,施有机肥15.0-22.5 t/hm2、尿素187.5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分蘖肥栽后活棵时施用(栽后5-7 d),施尿素187.5 kg/hm2,分2次施用。

3、灌溉

切实实施“浅-搁-湿”灌溉技术。浅水栽秧,深水活棵,浅水勤灌,适时搁田,拔节前后复水,孕穗、抽穗有浅水层,抽穗前软搁,抽穗后间歇灌溉,收获前7 d断水。做到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搁田至田边不发白,田中不陷脚、不裂缝,叶色褪淡。叶片挺起。

4、病虫害防治

叶瘟防治应在初发期,早防早治,用40%富士一号1.5L/hm2或40%硫环唑2.25 L/hm2,对水750 kg喷雾。穗瘟只能采取预防,长势较好或发生过叶瘟的田块都要喷药,一般在抽穗5%左右时用40%硫环唑2.25 L/hm2,对水750 kg喷药1次,以后间隔10-15 d后再喷施1次。稻飞虱选用10%吡虫啉、一遍净粉剂3 000倍液。或25%扑虱灵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插秧后7 d。用农家益或野老拌细土600-750 kg/hm2撒施,防除田间杂草。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破口期用5%井冈霉素375 g/hm2,或抗枯灵水剂1.2 L/hm2,或6%多菌铜3 kg/hm2,对水750kg喷药1次。螟虫用18%杀虫双200-300倍液,或50%巴丹粉6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于幼虫孵化高峰期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155802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

上一篇:玉米化控高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黄花菜设施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