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09-10 01:51:25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

摘 要:事业单位是中国政治体制仅次于政府机关的一类机构与部门,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存在着涉及人员多,机构多等难题。本文着力阐述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在动因就是事业单位定位不明,政事不分,效能低下,目标任务是建立廉洁高效、充满活力,为大众提供满意的社会服务平台,改革的基础科学分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针是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等观点。

关键词: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230-01

2012年初,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在5年时间内将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在2020年之前完成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也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纳入到行政体制改革的范畴,并明确了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可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总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的重要改革难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 现阶段事业单位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弊端

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是现行事业单位体制的主要问题。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一体,事业单位和公司企业一体,从而使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的关系不明不白,这是现行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弊端所在。一些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既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又是审查游戏准入资格的人;既是执行游戏规则的裁判,又是入场游戏的竞争者。在这样的游戏中,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有百变之身:遇强手,变脸裁判,不是我的,也是我的;遭弱者,则为市场主体,是我的,更是我的;更有甚者,则是灵活掌握准入的规则,身份模糊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游走在权力和市场的边缘,赢输自定,好不惬意。

2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自身活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改革,推动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各项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事业单位改革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推进,一是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大局。从全局的高度找准工作的定位,努力破解发展需求与总量控制矛盾。要创新工作理念,转变思路,主动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思维定势,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审批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二是持续求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按照摸清底数、夯实基础、优化结构、精简效126万个事业单位能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围绕改革的总体目标,明确不同阶段的改革重点,梯次推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3 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是科学分类

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别。事业单位分类的原则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分类的依据是社会功能,细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主要看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情况。

对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认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承担的是行政职能,即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二是有明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作了规定。三是有明确授权,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在规定行政职能的同时,明确了由哪一类机构承担。

4 事业单位改革的要贯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方针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涉及4000万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或是离退休人员,人员的分流与保障,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是改革必须先从用人制度为突破口,使人事制度率先规范起来。二是必须制定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三是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立法定机构管理运行模式,实行机构法定、法人治理、独立运作和社会监督体系。四是先试点再推广,先规划再实施,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冒进胡来,要摸着石头过河,兼顾各方面利益,确保不出现失误或造成,给改革增加阻力和不应该有的难题。但是,改革必定要触碰到一些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要事先充分调查研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工作力度,辅之以完善的措施保障,使改革顺利进行。

5 注重创新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建设

深化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强化公共服务。一是创新管理体制。重点是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二是创新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三是创新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四是创新社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五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六是创新监督机制。在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的同时,还要确保事业单位不偏离公益目标,必须加强监督,创新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评、信息披露、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各项制度,加强审计和舆论监督。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协作,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才能有可能使之走上正确的轨道,达到预期的目标,促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各级各类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深入调查,科学分类,保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开展。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及单位职工,要深明大义,把握机遇,积极支持,不辱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改革的洪流中,为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2-4-16.

[2] 赵立波.论事业单位向非营利组织转化—— 现实描述与理论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3] 李建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向[J].中国报道,2012(5).

[4] 易丽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踏入“深水区”[J].发展,2011(7).

上一篇:创设生物学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下一篇:重视毕业实习,加强实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