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医护配合探析

时间:2022-09-10 12:33:44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医护配合探析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治疗血液疾病,术中医护密切配合保障手术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2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的患者,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平均2.5 h,术中出血平均(132±45)ml。结果:在医护的密切配合下,32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均顺利有效完成,未因为手术配合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术后无需麻醉镇痛,患者术后康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ITP)及其他脾疾病需行脾切除的患者适用,安全有效。术中医护的默契配合对手术的整个过程非常重要,保障了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 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 R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153-02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特点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这是Delaitre于1991年首次提出的,此后腹腔镜脾切除术逐渐被外科医师用以治疗各种需进行脾切除的疾病[1]。现将32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27~60岁,平均(51.0±5.2)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14例,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7例,结肠癌术后1例。均进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 h,平均出血量(132±45)ml。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后,穿刺建立气腹,头高脚低卧右侧斜卧位,根据腹腔镜探查结果决定右侧倾斜角度,以能充分暴露脾脏便于操作,一般30°。首先用超声刀游离脾胃韧带、脾胃结肠韧带、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脾动脉及动脉下方解剖静脉主干上可吸收夹夹闭,用超声刀离断胃短血管,可以抬起脾脏后,用强生腔内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离断脾蒂完整切除脾脏,注意勿损伤胰尾。脾完全游离后置入标本取出器,冲洗脾窝,查无活动性出血,吸尽积液,脾窝放置引流管,由左腋后线引出。在取出器内将脾切成小块后,取上腹正中切口约3 cm将脾取出。

1.3 手术配合方法

1.3.1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准备,护士负责了解患者病情、精神状态以及心理活动,并做好患者心理安抚工作[2]。同时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腹腔镜专用器械和常规剖腹包,包含以下工具:剪刀、无损伤抓钳、分离钳、标本取出器、5~12 mm套管穿刺器(trocar)、可吸收夹与施夹器、冲洗装置。此外,还包括手术中需要的特殊器械,超声刀、腔内直线型切割钉合器等。手术中腹腔镜专用器械灭菌可分为耐高温和不耐高温两种,耐高温使用高温灭菌,不耐高温则使用低温灭菌。

1.3.2 术中配合

1.3.2.1 麻醉医师、护士、手术医师三方仔细核对患者资料,再三检查以免疏漏。进入手术室后应选用20 G套管针在左上肢建立一条外周静脉,麻醉师应事先穿刺一条中心静脉。麻醉后护士予患者留置导尿管,协助将胃管及导尿管妥善固定。

1.3.2.2 配合调整患者 实施麻醉完毕后,应适当移动和调整患者的,以便手术顺利进行,特别要注意避免引起肢体损伤。术前将脾区垫高,左手臂固定在托手架上,外展不超过90°,取平卧两腿分开位,腋下、膝部等部位的保护也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手术能否继续进行。此外,术中护士要多查看患者血运是否良好,神经、肌肉等有无损伤,做只有这样,手术才能够安全、有效进行。

1.3.2.3 机器的摆放 腹腔镜视屏系统放患者头侧偏左,超声刀机器放主刀侧,利于术者更好的操作。

1.3.3 设备仪器的调节 仪器调节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确保电刀和超声刀、腹腔镜视屏系统、CO2气腹机、冷光源等连接正确,性能运作正常。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正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中转开腹的应急准备。

1.4 器械护士配合

1.4.1 正确放置器械 器械放置要求比较高,应预先备好两个无菌台,普通器械、腹腔镜器械等要分类、分开放置,便于手术时提取。

1.4.2 术中正确递送器械 手术进行时,医生在脐孔处戳孔放置30°镜头时,要配合递两把布巾钳和小尖刀。用于分离切断血管等主要操作的两个孔分别位于左中上腹、左肋缘下(两者至少12 cm),另一个孔(或者是两个)位于剑突下及剑突与脐连线上,也可以稍稍偏左。

1.4.3 注意手术进展 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所需的器械随时都会变化,所以医护人员要集中注意力,手术进展情况一定要了解,这样才能很好配合医生,准确递送相应手术器械。器械要及时清洁,包括擦拭镜头、超声刀等,一般情况下使用热水浸泡镜头,以湿盐水纱布去除超声刀头的焦痂。脾成功取出后,为了冲洗腹腔需重新建立气腹,一般采用37 ℃温盐水冲洗。完成冲洗后要确保有无出血或者渗漏,仔细检查后才能解除气腹。手术完成后,应迅速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关闭戳孔。

2 结果

在医护的配合下,顺利有效完成32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无一例因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手术后无需麻醉镇痛,患者反应良好,值得推广。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不是普通的手术,其对视频仪器以及医护配合的要求都非常高,仪器状态的好坏将对手术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3]。手术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多且杂,因此需要建立完整查对清点制度和贵重仪器保管制度。医护配合方面,必须详细熟悉整个手术过程,手术进行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做到主动、正确、及时传递器械,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巡回护士要须熟练各种仪器的性能,在仪器出现故障时候,能够紧急处理,不耽搁手术进展情况。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有效配合,其准确及时地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毛雪梅,梁有香,程李健.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79-480.

[2]陈巧娟.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J],2012,19(3):456-457.

[3]王平芝,施树清.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现代医药卫生[J],2010,26(9):1355-1356.

(收稿日期:2013-12-13) (编辑:王韵)

上一篇: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对皮肤影响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