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9-10 12:12:31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345-01

近几年来,德江县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工作,我们德江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对近五年(从2009年以来)来已经通过验收的300多个项目,涉及到20个乡镇的市、县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后期管护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一、 项目后期管护的调查情况

我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后期管护情况从总体上看,大多数村比较重视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建立了管护组织,并且制定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使项目工程发挥了应有的效益。如沙溪乡细沙溪村、枫香溪镇袁场村等,不但安排了专人管理,乡镇政府还安排一点资金以支付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设备运行的费用。

但是也有一部分村,如泉口乡大园村、平原乡水车村等,对项目后期管护重视不够,认识不高,管理混乱,水利设施损毁严重,甚至开发出来的整理项目未利用,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这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方面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不够。管护差的村委及村民干部普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甚至有些新开发出来的新增耕地二至三年又变回荒草地;二是设施损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是在本乡镇离乡镇府较远的村边,村规民约治安防范力量薄弱,时常出现电力设施被盗毁、水利设施被破坏、项目区的边上防护林被盗伐,导致灌、排、防功能的丧失;三是维护不善。由于政府在管护维修上,经费跟不上,长期缺乏定期维护与系统的专业维护,导致道路泥泞、管道破裂、水渠漏水和各类专业设备的损坏。

二、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凡是项目后期管护较差的村,村干部普遍存在对工程管护重视不够,未严格履行村干部的职责。二是使用不够。有的村由于缺乏主导产业和高效农业,有的设施一年只用一两次。没人用也就没人管,导致设备锈蚀、损坏或丢失。三是经济基础差。缺乏维护资金在经济落后的村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项目区内的道路、水利设施应定期维护,但由于资金难筹措,想维护也维护不了,使项目设施使用一段时间后就报废了。四是有的村治安环境太差,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施远离村庄,无人看护,个别低素质村民及犯罪分子为谋取不义之财,疯狂做案,盗窃电力和水利设施。五是有些项目工程设计脱离实际,方便使用,不方便管护,如水池分散,部分水管上安上阀门,使用方便,但机耕时碍事,当事者为自己方便就把它拔掉,造成损坏。

三、如何抓好项目后期管护

加强工程后期管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政府投入的无偿性、土地经营的分散性、工程设施布置的开放性、村规民约及社会治安的复杂性、高效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工程管护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将如何做好项目后期管护呢?我们首先要的应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其次是提高管护的水平,围绕完善新机制、培育新组织、发展新型产业来进行。总的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项目后期管护:

(一)、落实项目管护主体,使项目后期管护工作“有人管”。项目承担单位或其委托的机构应及时与项目所在乡镇政府办理项目管护移交手续,将项目资产及管护职责移交给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同时以合同或协议的方式,逐项明确管护要求、内容、措施和责任。对项目区具体设施的管护,乡(镇)政府可通过委托村集体等多种手段确定专门的管护主体;也可以安排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退休村干部组成管护小组,进行专门维护。同时加大宣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是惠民工程,逐步提高对项目工程管护的认识。俗话说,项目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管护水平决定着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益。时刻加强干部群众对项目后期管护工作教育,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只有管护到位,才能保证项目的永续利用,造福于民的思想。

(二)、加大对工程管护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的投入。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相应资金。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落后乡村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的乡村,由于工程利用水平不高,效益不太明显,加之村集体缺乏资金,管护资金不易筹措,严重影响正常维护。对实在缺少维护资金的,县财政要从全县土地出让收益中或其他支农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以每年每亩3-4元的标准,专项用于项目区的维护。

(三)、建立管护模式、管理机制和管护制度,从工程的管护模式看,主要有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承包管理模式。所谓集中管理模式就是由村委会集中统一管理,沿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方式方法。适用于村干部责任心强、威信高、集体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典型代表如合兴镇龙溪村。所谓承包管理模式就是将水利设施以一定的价钱竞争承包给村民管理,或者自己使用,或者有偿让其他人使用。适用于项目效益好、利用程度高、市场发育充分的经济较发达的村,如煎茶镇龙盘村。所谓分散管理模式就是以管护对象的不同,指定给村民看护,集体出一部分费用的模式,往往是行政管理不到位,市场管理没动力。名义上有人管,实际上无人管。如泉口乡彦坪村。从当前看,市场化运作是大的方向,要突破思想的束缚,走集体土地流转权、个体承包、管护有利、使用有偿的新路子。可对项目设施产权实行公开拍卖,签定管护使用合同,能走市场化的都纳入市场化体系管理,使农民成为设施管理者与使用者的主体。使项目在运行期间“管得住”。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使项目持续发挥效益,让项目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带来的好处。

(四)、要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传统的产业结构投入少、风险小,效益低,其农业产出收益不足以满足工程管护的投入。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在产业调整上求突破,要结合每个村的产业基础和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如在青龙镇、钱家乡、龙泉乡和共和乡基本上形成了反季节蔬菜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使农民生产经营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产业求新,带动效益提高,在农业生产投入与生产良性互动中实现高效使用-效益-投入管护-继续使用-更大的效益的良性循环。

(五)、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要重视从工程管理角度、工程维护角度、工程保护角度进行工程设计。项目设计既要考虑工程的实施、使用、投资强度,也要考虑工程的管护。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和老百姓的人员素质问题。如可增加项目林带建设问题。农田林网建设要充分考虑我县丘陵地形的实际情况,林带设计应在河边、渠边、坡地埂上,既起到防风保土作用,又易被群众接受。水管要全地埋式,低压线路可考虑由天入地,由架空变为埋设。对各项设计要不断完善,积极改进,方便了群众的管护。

上一篇:浅析机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