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烧伤药膏在临床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9 11:19:59

新制烧伤药膏在临床中的运用

摘 要:自制中药烧伤药膏有效地避免了空气中不良因素对创面刺激和损伤,使创面保湿,防止真皮缺血、毛囊成活,并促进微循环的改善,使处于间生态的新创面稳定,并诱导其良性转化,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故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有效抑制了瘢痕的增生,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关键词:临床资料;配制方法;治疗方法与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8-000-00

消防部队是一支以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为己任的部队,常有烧烫伤事件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中医治疗烧、烫伤的原理,研发了纯中药配制的烧烫伤药膏,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且就其特性逐步摸索出了一整套治疗烧烫伤的方法。多年来,我院共收治了万余名烧烫伤患者,有几例伤情较重转院外,绝大部分治愈。下面就我院从2006年至今收治的426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60例,男3170例,女1090例;1~10岁710例,11~20岁1140例,21~50岁2080例,51岁以上330例,平均年龄38.6岁;致伤原因:火烧伤870例,热液烫伤2660例,化学烧伤420例,其他原因310例;烧伤面积:10%以下3320例,10%~20%750例,20%~30%180例,30%以上10例;烧伤类型:单纯浅Ⅱ度2250例,浅Ⅱ度+深Ⅱ度1720例,深Ⅱ度+Ⅲ度290例;人院时间:最早10min,最晚12d,平均9.8h,以面部及四肢烧烫占多数、夏秋季多见。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配制

中医认为,烫伤多由火邪侵入体内所致,俗称火毒,故治疗时多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为主。笔者组方如下:大黄45g,黄柏25g,栀子20g,紫草50g,当归50g,红花30g置入锅内,倒入3000g麻油浸泡5~7d后,用文火慢煎,直至中药成枯渣,用双层纱布滤去药渣,再置人乳香20g、没药20g和医用凡士林800~1000g,温火溶化凡士林,待其变温后加入冰片15g搅匀,冷却后即烫伤膏,经过高温蒸汽消毒后做成药纱备用。

1.2.2 创面处理

若病情允许,均用碘伏消毒创面,用生理盐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创面,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低位引流水泡液,尽量保留泡皮,去除坏死的污皮。用无菌干纱布擦吸水份后再用药纱平坦贴敷于创面上,一般药纱大于创面边缘1cm左右,再用6~8层无菌干纱布覆盖后用绷带松松包扎。对于面积较大、早期渗出较多的病人,每日可换药2次,一般患者每日换药1次即可。换药时应始终注意创面湿润,并做到无出血、无疼痛、无损伤创面正常组织。

1.2.3 抗生素作用

对于小面积(

1.2.4 全身治疗

成人烫伤面积

1.3 治疗记录

本组4260例,经用中药烫伤膏治疗后全部痊愈,治愈率达100%。治疗时间最短者为5d,最长者为70d,平均11.2d,绝大多数为上皮化愈合。愈合后的皮肤平整、光滑、有弹性,部分患者留有轻微的色素沉着,部分深Ⅱ度以上的留有瘢痕,配合其他方法治疗,瘢痕增生不明显,基本无功能障碍。

1.4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李某某,男,30岁,电工,于2007年6月7日被380伏高压电击中,当时神志清,头痛,恶心明显,无呕吐,双手麻木无知觉,被同事送到我处治疗。检查可见:电击伤入口处为双手大拇指,皮肤焦黄、有裂口、暴露出骨质,大拇指麻木,被动屈曲;出口在左肩背部,有一长约10cm×6cm深达骨膜的创面,周围皮肤焦黄、有焦痂形成,左面颊及唇部皮肤擦伤、肿胀明显。入院后即行抗休克、抗感染、保护心肌等处理,局部伤口每天用烫伤膏换药,并做好截指准备。于6月20日行左拇指截指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右手拇指功能丧失,经检查骨质有肉芽组织覆盖,继续换药直至愈合,左肩部创面经清创换药,涂抹烫伤膏愈合,仅有约4cm×2cm大小的薄软疤痕,经过近60d的治疗,病人顺利出院。

病例2:患者王某某,女,45岁,家庭妇女,睡觉时失火被烧伤,伤后半小时被我中队出救的战士带到我处治疗。入院检查:T 37.2;P 75次/分,R 22次/分,BP 108/65mmHg,精神差,面、颈、后背、臀及四肢背侧被烧伤,浅二度创面10%,深二度创面30%,三度创面5%,总烧伤面积共45%,其中三度创面主要分布在背侧、臀及双下肢。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正常使用抗生素并预防并发症。由于患者创面大部分在背部,使用烫伤药纱每天换药两次,并进行包扎。深度创面换药时应进行减张术,以减轻早期因创面渗出较多而致创面因压力增大,进一步加重创面损伤,严重的甚至形成坏死。每日换药清除坏死组织,伤后第5d,创面出现液化,让患者俯卧或侧卧,继续用烫伤药纱包扎治疗,18d后坏死组织完全排净,继续进行规范治疗,浅二度创面在13d左右基本愈合,深二度创面在28d左右基本愈合,散在三度创面40d之后愈合,病人顺利出院。一年随访无功能障碍,情况良好。

2 药物理论

烧伤后皮肤对细菌的屏障作用发生缺陷,创面坏死组织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较重烫伤患者还有免疫功能的减弱,故烧伤创面易于继发感染,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和修复,较重的可导致败血症,因而控制创面感染是治疗烧烫伤的关键。本膏剂是一种以中药为主软膏制剂,敷于创面后形成一层良好的药物保护膜,充当了皮肤屏障作用,避开了外来细菌和病毒等对创面的侵袭。本膏剂在体温的温化作用下,主要成分与受损皮肤不断发生化学反应,将创面的坏死组织排出后,改变细菌的寄宿生存繁殖环境,使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发生了变异,降低了单位体积创面的细菌毒力;同时本膏剂的活血化瘀作用改善了创面瘀滞组织的微循环,增强了局部组织和全身各器官的免疫功能,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利于细菌寄宿和繁殖的环境。本膏剂在配制中本身就运用了较多的清热解毒中药,因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配合全身的抗炎治疗,烫伤创面很容易得到控制,即使感染创面,也很快就得到控制。

加速创面愈合,避免瘢痕形成是烫伤治疗的目的。一般在无感染情况下,浅Ⅱ度创面愈合需2周,深Ⅱ度则3~4周,且手关节等功能部位的深Ⅱ度烧伤需切痂植皮,最后疤痕愈合;而我们使用本膏剂治疗烧伤平均时间11.2d,其中浅Ⅱ度仅7.0±2.0d,深Ⅱ度16.0±3.0d,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愈合转归情况较好,瘢痕发生较低。笔者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本膏剂中含有较多活血化瘀的植物成分,可明显改善创面瘀滞组织的微循环,增强局部间生态组织的抗缺氧能力,预防和改善微血栓形成,从而有效减轻组织损伤,改善和加强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加速创面的修复,大大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能有效抑制胶原纤维的增生,防止瘢痕的形成;②本膏剂具有良好的保护和保湿作用,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空气中不良因素对创面的刺激和损伤,而且创面保湿,可防止真皮缺血、毛囊成活,并促进微循环的改善,使处于间生态的新创面得到稳定,并诱导其良性转化;③通过不断换药,加快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药物的引流作用及时排出体外,避免对创面进一步损伤,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故加快了创面的愈合速度,有效抑制瘢痕的增生。笔者以为:烧伤后只要能正确、及时使用本膏剂,深度创面能较快地转化为浅度创面,从而缩短疗程和避免疤痕的形成。

本膏剂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不受条件限制,对无菌操作要求不高,一般无需无菌病房,因此,更适合在门诊和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上一篇: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2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调(牙合)治疗TMD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