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

时间:2022-09-09 11:13:56

创建情智共生的习作教学课堂

摘要: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他们心血浇灌的结晶。没有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作文是根本不可能写好的。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思路打不开,素材捕捉不到,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可我发现,有了老师“心”的引领,“情”的激发,他们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思维出奇的灵敏,语言表达酣畅淋漓。

关键词:习作素材教学智慧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说,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提高作文能力一直是我的追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捕捉习作素材,随“情”指导,生成习作教学智慧

我们学校是一间农村小学,学生由于受地域、家庭、生活、教育等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写作语言匮乏,表达欠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话说不出的现象比比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觉得,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如何让俯拾皆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视野,如何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乐趣,这离不开老师 “心”的引领,“情”的激发。我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随时引导学生捕捉习作素材,在第一时间、在学生情感的炽热点将事件点化成文。

那是一节随机作文指导课:习作的素材,正是源起课间发现――在回办公室的转弯角处,我跟我们班两个哭着鼻子的女孩打了个照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哭的原因。原来是刚刚体育课上老师带领他们青蛙跳,她们累哭了。我马上意识到:又是一则习作的好素材!“施教之功,贵在养习,重在授法,妙在开窍。”习作的指导,是这样的巧妙而不留痕迹――踏着铃声,我站上了讲坛,“同学们好!大家精神挺好哇!” “老师,我的脚疼。”朗一喊,教室里就像是炸开了锅。“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回事吗?” 见到老师有疑问了,个个逞着当英雄,我一句,你一句,就把腿疼的原因说了个究竟。我赶紧引导孩子们说清楚运动的规则。“哦,那青蛙跳是什么回事呢?”我追问道。这回体育委员汤浩发言了:“老师,青蛙跳的规则是这样的……”汤浩一一道来,大家静静聆听,还不时地向我点点头,像是告诉我汤浩说的都是真的,大家就是这样跳的。我静静地听着,耐心地等着。接下来的是运动过程的描述了,我故作好奇地问:“那,你们是怎样跳完这两大圈的呢?”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谁都不甘落后,争着一吐为快。真情是作文最宝贵的血脉,而学生的情感也是最纯洁、最真挚、最宝贵的。作文与生活同行,就这样,我提议把昨天的体育课写下来。半小时后,充满真情的习作就跃然纸上了。何栩丞在文中写道:做了足够的准备运动后,我们两列队伍出发了。只见大家的双手交叉置于背后,整个身体很有节奏地向上、向前跳跃,一蹦一蹦的,多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青蛙呀。何杰朗写道:两列小青蛙就像是跳动着的音符,大家的笑容就像是绽放的花儿一样美。天生爱运动的我就更不用说有多快乐了。可是,跳了大半个篮球场后,感觉跳不起来了,腿很痛,我拼足了劲,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行。其他同学呢,刚刚才绽放的笑脸不见了,声、叹气声响成一片,就连我们的体育委员汤浩也干脆坐在地上,像受伤的小狗一样着。哎,这次真是鼻孔里灌米汤――够呛。刘琛写道:“顶着烈日,受着地面冒出来的热气的煎熬,我两眼都发黑了,可我最终坚持跳到终点,比起陈婕和何颖茵,我勇敢多了,因为我没有哭。”……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时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语文,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如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健康活泼的班队活动、庄重严肃的升旗活动、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实践告诉我:只要能抓住时机,巧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习作素材,随“情”指导,学生就会洋溢着异样的写作热情,流畅无阻的作文更是一气呵成。

二、随“文”指导,从读中学写,生成习作教学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在我们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高耗低效”的顽症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缺乏联系,没有形成教学的合力。“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知情意行”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课本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蕴含形象简明的表达方法,我有意识地把习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将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1、巧借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读中学写。我从教材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认识点、情感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珍珠鸟》的教学中,借助“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主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读写结合环节:

师:(出示小鸟趴在“我”肩头做梦的情景图)看着这画面,你脑袋一闪而过的是那个词?那句话?

生:温馨、幸福、美好……

师:再看看作家细腻的文笔――(出示语段)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

生:信赖

师: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出示)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读到这里,信赖,在你的心里还可以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就这样,同学们写下来了自己的感悟。

又如:在《生命 生命》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借着杏林子内心的表白,在学生情感激荡的时刻,我设计书写感悟环节:

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回想校园里绿树婆娑,大树告诉我:生命是那繁茂的枝叶;看教室你们的张张笑脸,同学们告诉我:生命是如花的笑颜。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把视线移向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移向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移向四川的地震灾区(屏显动植物和灾区图片)。你感受到的生命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把自己的感受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写一两句感言。学生写道:

生命是什么呢?

小马告诉我,

生命是奔跑的身影。

鲜花告诉我,

生命是绽放的花瓣。

小草告诉我,

生命是野火烧不尽的顽强。

老师告诉我,

生命是我们童真的笑脸。

同学告诉我,

生命是琅琅的读书声。

……

2、巧借文章的表达形式,从读中仿写。吕叔湘先生说得好:“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作文是一种技能,客观存在着某种规律。我从教材的语言表达形式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写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迁移性的运用练习,化知为能。如: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进行句式的仿写。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中,最后一段有这样一个句式:“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将书喻为朋友、故地,这些美好亲切的事物,显得活泼而形象,简单而深刻,生动地表达了阅读带给人丰硕收获和精神享受。待学生明白写法后,我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也来试一试。不少学生妙语连珠,娓娓道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清晨的一缕阳光,也是天边七彩的朝霞;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艘非凡战舰,也是一匹神奇的骏马;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壶温热的咖啡,也是一杯透心凉的柠檬茶……

根据文章的段落、结构、叙述方式等进行仿写也是堂上习作训练很好的方法,例如:《詹天佑》这篇文章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最明显的是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我设计了一个迁移写作方法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从文章材料的安排上来看看,发现些什么特别之处?

生1:文章所举的事例都是围绕“爱国”“杰出”来展开的。

生2:文章开头先是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具体介绍他的爱国杰出事例。

师:好,也就是说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是贯穿全文的。想一想,如果让你写一个人,你通过这篇课文的写法,是否得到一些启示?

生3:所举的事例要围绕中心展开。比如要突出一个人憨厚老实,那么所举的事例就要反映他这个特点。

师:好,我们就仿照课文的这种手法,用《我们班的“书虫”》这个题目写我们班酷爱读书的彭亿同学吧。

有了文本这么好的范例,学生写起自己熟悉的同学就不难了。

在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学习中,同学们对阅读材料非常感兴趣,读起诗歌神采飞扬,特别是读着《太阳的话》更是得意忘形,我说:艾青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他为我们歌咏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到了太阳的重要。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仿照《太阳的话》,以“……的话”为题,作一首小诗吧。同学们的创作热情高涨,一首首初具诗歌模式的“诗”诞生了,陈浩明写道:

风儿的话

打开你那扇紧闭的窗子吧

打开你那扇紧关的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的小屋里

我带着春的鸟语花香

我带着夏的热情奔放

我带着秋的硕果累累

我带着冬的阵阵欢歌

快起来,快起来

让我把雨后的彩虹点缀你的香房

让我永远活在你沉寂悄然的心中

快起来,快起来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3、巧借文章的重点段落,以写促读。写,是一个经历严密逻辑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它可以促进学生将读中获得的认识、感受经过深入的思考,形成有个性色彩的新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文章有些重点段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综合的理解和体会,而一时又难以说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了。在《冬阳 童年 骆驼队》课堂尾声,我设计出读写结合环节:

师:童年,是林海音心灵的故乡,童年,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让我们拿起笔,来把美好的童年记忆写进诗里面吧。出示提示: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我总是不断地怀想――

童年,我心灵的故乡

又如,在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教学中,我没有过多的分析与讲解,主要是采取反复诵读的形式,没想到,课堂的读写结合练习中,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感悟:

时间

如幻影

看不清,摸不透

如流水

截不住,砍不断

如青春

溜得不留情

如童年

一去不复返

孤单时,你悄悄降临,缠着我不放

真想你离我远点

快乐时,你逃得无影无踪

真想你对我不离不弃

等待时,你优哉游哉地放慢脚步

真想你能添对翅膀

你很珍贵,毫不吝啬

你很公平,对谁都一样

你很有主见,不会被谁左右

你很有将才,引领我们走向成熟的辉煌

不需要热烈的讨论,不需要感情至深的朗读,在这写关键时刻,只要给出学生充分的静思默想时间,他们就能用笔头书写出自己内心最真挚的表白,从而促进阅读理解,读与写就相得益彰了。

4、拓展阅读,以读促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多读书看报,从课外书中吸取营养,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和方法。以读促写历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鉴于我们学校学生的阅读条件等,我把握住一切契机,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课文拓展阅读,为学生的写作好铺垫。如《詹天佑》一文,在研读詹天佑在铁路修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教学中,我补充了詹天佑遇到的其它困难让学生阅读。通过拓展材料,使詹天佑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样也丰富学生对詹天佑内心的感悟,学生在对原有课文理解研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又增添了新认识,产生了新的思维。结果,在本单元读后感的习作中,学生写下了感受至深的认识。

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以读悟写,以写促读,学生在天天读的过程中天天练习写作,读写结合中,我们创设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语言运用情境,使学生的读与写有了广阔时空,从而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发展,而人的持续发展应该依靠自我的主动发展。所以,教育就是唤醒,同样,作文教学也应该以心灵唤醒心灵,以爱唤醒爱,以智慧唤醒智慧,只要教师能以爱心相伴,真情相随,就能让习作教学充满智慧的灵光。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2]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3]李琴主编的《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上一篇:抓好“两课”,让读书活动有始有终 下一篇:浅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引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