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企业规范食堂经费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9-09 10:53:12

县供电企业规范食堂经费管理的思考

摘 要: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县供电企业没有统一的食堂经费管理办法,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各种风险,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要结合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将所需物资划分为集中采购物资和分散采购物资,并由归口管理部门核定限额。集中采购类物资由县供电企业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定期开票结算;分散采购物资由各供电所自行采购,定期报销的方式进行。此模式既可以形成规模采购、确保物资质量,又可以规避资金风险和外部检查风险,可以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县供电企业;供电所;食堂经费;规范;管理模式

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强,如何规范管理供电所食堂经费也摆在县供电企业的面前。因县供电企业所属供电所地域、规模、分布、人员情况的差异,食堂经费管理模式也多种多样,部分企业管理不规范,存在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和外部检查风险。

1 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目前供电所食堂管理的归口部门主要为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和办公室,但具体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总额包干,领取现金,自行采购。

根据供电所人数、距离远近、售电量等因素,由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办公室、人资部参与为每个供电所按月核定数额,由人资部编制发放表,各供电所按月从财务部领取现金,自行采购食堂所需物资,并通过账册记录资金的领取和发放。该模式存在的问题:

(1)财务部依据人资部编制的发放表直接列支费用,存在税务风险。税务部门不认可以发放表的形式直接列支费用,会让县供电企业进行纳税调增,并根据金额进行罚款,使企业正常费用开支无法扣除,多缴纳企业所得税。

(2)供电所领取现金进行物资采购,涉及二次分配,存在"小金库"的嫌疑。供电所领取现金后,用于各项物资采购。供电所是否按照要求采购各项物资,是否全部用于食堂支出,县供电企业无法实施有效监控。

(3)供电所独立设置资金账册,存在检查风险。供电所独立设置账册记录资金领取和资金支付情况,资金支出基本无法取得发票,存在一定的检查风险。

(二)分散采购,资金垫付,实报实销

各供电所所长先行垫付资金,就地自行采购食堂所用的各种物资,定期开具发票到财务部进行报销。该方式简便易行,但同样存在问题:

(1)县供电企业主管部门无法核实业务的真实性。供电所直接用发票进行财务报销,主管部门无法核实业务真实性。

(2)提供的发票与实际业务不对应。各供电所普遍坐落在乡镇,可以提供正规发票的企业较少,同时因供电所食堂所需时令蔬菜等很难取得发票,为了能报销,难免会有部分供电所会找可以开具发票的企业开具,这就导致收到的发票没有真实业务支撑,存在税务风险。

(3)因报销费用和垫付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部分规模较大的供电所所长不愿意垫付资金。

2 加强食堂经费管理的建议

针对供电所食堂经费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就如何规范管理,避免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一)由乡镇供电所管理部或者办公室等供电所归口管理部门、人资部、财务部根据人员等实际情况,每年核定各供电所物资需求限额,并提交办公会审议通过。

(二)将供电所食堂所需物资进行分类,具体分为集中采购类和分散采购类。集中采购类物资对所有供电所实行统一管理。具体由乡镇供电所管理部或者办公室等供电所归口管理部门与正规超市或者商场签订协议,由供电所授权本所人员各自领取物资并取得小票,超市或商场平时只记录数量,按月统计开具正式发票和物资清单,乡镇供电所管理部或者办公室等供电所归口管理部门取得发票后到财务进行报销。集中采购物资实行统一管理有如下优点:

(1)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物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物资供应单位多为大型超市和商场,基本可以保证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2)食堂经费支出的绝大部分可以取得正规发票和物资明细清单,避免了税务风险。

(3)各供电所只记录物资的领取和使用,不涉及资金,避免了检查风险。

(4)对较偏远的供电所同样适用。正常情况下,各供电所所长每周会因开会等原因到县供电企业开会,可以将物资一同领回。

(四)分散采购类物资根据供电所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对于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供电所按照集中采购类物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2)对于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供电所采取分散采购。

(五)县供电企业财务部门在做企业所得税纳税清缴时,将未取得正规发票的供电所食堂经费支出做纳税调增,规避纳税风险。

3 结语

依法从严治企是大势所趋,在依法、从严、合规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强管理,规范核算,逐步降低外部检查风险和资金安全风险,使企业核算越来越规范,使企业效益得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广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及其改革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探究 下一篇:水利工程影响下的历史洪水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