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区域的艺术介入与诗性空间营造

时间:2022-09-09 09:51:12

【摘要】成功的滨水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助于重塑美丽的城市形象;同时,通过滨水区公共艺术的整体营造,增加和提升了滨水空间的美学价值和视觉形象,塑造了独特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氛...

滨水区域的艺术介入与诗性空间营造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它是人们逃离拥挤的压力锅式的城市生活的机会,也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呼吸清新空气的机会。”

——查尔斯·摩尔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不仅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因此,滨水区是城市公共艺术集中营造和体现的荟萃点,从滨水区的景观表达中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内涵。

目前,中国滨水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在部分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有亮点的典型案例,如上海世博会滨水空间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通过公共艺术的营造使得滨水区域的文化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广州珠江沿线滨水空间城市雕塑艺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艺术处理、城市夜景灯光照明艺术和水景艺术建设在亚运会的带动下得到大程度提升;青岛的东海路滨水空间现代风格的候车亭、休闲椅、彩色甬道、亭台水榭以及风格迥异的建筑与园林交相辉映,将青岛的人文地理、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林艺术、历史文化和谐地统为一体,美不胜收;武汉的江滩公园滨水空间公共艺术建设重点突出城市雕塑艺术,通过城市雕塑记录城市的过去、现代和未来,展示城市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城市形象;西安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民俗传承、艺术展示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滨水生态文化空间,公共艺术以表现唐代的社会生活为核心主题,合理地分布于公园之中,使曲江池遗址公园通过典型的艺术造型,沉浸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

上述案例表明,城市滨水区通过城市公共艺术的介入,增强了其公共性、艺术性、灵动性等方面的空间特色。

成功的滨水空间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助于重塑美丽的城市形象;同时,通过滨水区公共艺术的整体营造,增加和提升了滨水空间的美学价值和视觉形象,塑造了独特而又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氛围,展现了城市“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发展之源,延续了城市特有的水文化,挖掘了城市历史文化特质,凝结了城市发展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得滨水空间更加具有人性化特色,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自然生态的气息,又能体验到艺术特色的味道,增进人们对水的感情,培养对城市的理解,增强对当代生活观念新的理解和感悟。

2012中国杭州第四届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的举办,即是这种城市滨水空间艺术营造的典型实践和探索。2012年11月23日,邀请展在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举行。这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共同主办的一次高水平艺术展,是近几年以来公共艺术创作与空间营造结合的新探索。

本届主题为“水陆相望”,主题特别强调切入杭州的地缘特征,强调城市建造的山水理想和诗性情怀。所有的主题和策展的思想都非常重视山水特点,提升家园环境、城市环境的文化内涵。英国艺术家迈克·李恩斯(Michael Lyons)在回顾首届邀请展时认为:“展览的主题是山、水、人,完全适合这片曾经激发无数艺术家和文学家创作灵感的中国南方地区。许多作品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甚至扩展到存在于其他物种中的环境问题”。这些都反映出这一展览运营的追求和特点。总策展人许江教授认为,“岁月如歌”亦是因环境“表现山水和历史的远意”;“钱江时刻”更是对一座新城的回溯与展望。特别是本次展览以“水陆相望”为主题,选址在西溪湿地纵横交错的水网之间布置作品,更是当代公共艺术回应展示所在地的湖山特色,营造公共艺术的滨水空间的典型探索意义,无疑,对于探索中国当代各类城市空间中如何把握公共艺术的水准和介入方式,具有非常强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水陆相望”主题的确立是艺术创作理念和空间场所脉缘碰撞与融合的结晶定位。因为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保留了非常原始的生态环境链。在这里,湿地交织,曲水多出、陆岛逶迤,依山傍城、水陆相望。湿地空间中,水,深浅纵行,陆,远近横侧;近观远望,给人以切空入时、心物交融之感,体会山水之趣、草木之灵,汇通仁智之乐。因为自创世之初,水与陆即为人类生存之本,栖居与游观的文明衍生,水陆成为人们精神的皈处。之所以选址于此,是企望以艺术作品融此景此境,以艺术创造营造出怀远追昔、清心致远、和谐共生的江南文化的新意象,新的“望境”悠然而生。因此,艺术举办方依据西溪湿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千百年来所生成的人文底蕴,以艺术家们的独具特色的创意和智慧,将众多的艺术造型与湿地空间合而为一,构造出更具诗意与诗性的城市生态空间。

实际上,为了凸显本届雕塑邀请展主题与湿地水性环境的艺术结合,作品从征集之始就遵循了以下几个关键原则:①注重文脉,要求入选作品符合江南文化,符合杭州地域特色,符合西溪湿地的场所气韵;②注重景观,要求作品合乎西溪湿地的独特自然环境;③注重内涵,强调入选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品格与西溪湿地的诗意空间相融合;④对入选作品提出原创性和唯一性原则,避免重复和雷同化建设,力争打造独属杭州的艺术新景观。从最终入选的51件作品来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风格上,或是主题上,既关注了传统的表现形式,也关注了具有当代审美取向的形式创新;既有少量的曲高和寡的作品,也有数量众多的雅俗共赏的作品,作品整体追求艺术性、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等审美特点的合一,注重时代性与国际性的结合,注重科技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注重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参展的众多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都普遍认为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艺术价值,是艺术家们近几年艺术探索的最新成果,是中国雕塑艺术创作领域的高水平展现。

本届雕塑展的突出亮点是结合湿地的滨水界面和文脉渊源,以新材料和新思维突出和注重了艺术观念的拓展和艺术形式的创新。这与当代雕塑创作,特别是正在日益兴盛的公共艺术创作已经愈来愈走向与社会文化、公共意识和空间意识的结合一脉相承,并且许多作品表现形态和方法也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观念和材料方面的突破,走向了与公共空间领域和智能数字领域等方面的结合,以实验性的数字与智能作品与西溪湿地空间资源的融合探索表现为契机,突破以往的以独立静态作品呈现为主的雕塑展览模式,把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手段的艺术形式纳入到西溪湿地空间中,为雕塑邀请展注入了新型的公共艺术观念和思维,为艺术与公众文化更广泛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实现路径。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手段的艺术形式尤其强调互动,升华置身其中的艺术体验。让雕塑(公共艺术)成为媒介,让不可见的成为可见;看不到的被看到,风声鸟语,成为歌声。在本届雕塑当中有“眼睛”的艺术造型——老相机,观众可以对着老相机看出去是一片西溪的风景,但是突然发现在前面有许多的鱼在天空中游弋,产生一种未来风景的想象;作品中还有“耳朵”,观众通过大耳朵套进去听,你可以听到远处流水的声音、风的声音、鸟的声音,人们可以把平时忽略了的大自然生命的声音在这里被听到;还有一些互动装置艺术会唱歌,拿起来放下去它会发出各种的声音,那十几个金属装置都启动的话,就像一只交响曲一样,发出各种不同的自然之音;还有的作品会转动,在水里转动;有的会发光;特别是对于互动的运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教授的名为《呼吸的瓦墙》作品,以机械装置和传统艺术中黑瓦的语言结合的方式,通过互动的方式呈现,可以把观众的身体印在墙上,在身形印在墙上之后,痕迹会自动恢复,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一言一行将在作品当中留下痕迹,重新回味人与传统、人与自然的互生互存的关系;其他与湿地空间水性特点结合的互动作品如来自巴西的艺术家安娜伊莎·法兰克在现场完成的《彩虹波纹》作品,其构思是将给参观公园的游客一次幻想的旅行,带来富有想象力的经历。这件互动装置将通过技术,以一种愉悦并有隐喻的方式,唤起接纳感和自我归属感,当人们从作品中间走过去的时候会有发光的水柱出现。所有这些作品依据环境的特点强调互动,升华人们的现场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年轻的创作者,很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意在这里获得与自然的直接对话。

本次展览另一重要特点是强调作品与湿地水性环境的渗透与融合,追求情景相融的视觉感受。“水陆相望”主题本身就是强调水与水、水与陆地的相望、对望和守望。在这里强调的不仅是雕塑本身,更是强调通过雕塑作品来勾连人与自然山水的相望之情,激景相融的意境。也就是说,这些雕塑不是仅仅让大家看到雕塑本身,而是透过作品来重新观看自然山水,通过雕塑让人们融入湖山之境。也是说,雕塑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湖山,看到的是和湖山相伴相安的诗性意境。这类雕塑作品如德国著名雕塑家施拉德的《守望者》,国内著名雕塑艺术家施慧的《大风车》等。这些作品让我们想到的仍然是山水本身,其他很多雕塑都隐在自然中,这和当下很多雕塑强调它的显,强调它的突出,强调它的地标作用十分地不同。这些雕塑都隐在自然中,和自然浑然一片。有些在水中,如中国美术学院许江教授的作品《葵灯》,美国艺术家海德夫妇的作品《水中的铜伞》;著名艺术家谷文达的作品《山水清远》则如给湿地空间穿上了地衣,改变了景观,突出了这块地缘的文化身份。所以这些作品特别地强调通过作品激发观众和自然相融的这样一种诗性心情。因此,水陆相望、情景相融和参与互动、升华体验是本次雕塑邀请展的一个重要特色。

从作品整体展出效果来看,本届展览所确立的两个重要的主旨均得到较好体现,一是追求水陆相望、情景相融的视觉感受,强调雕塑不仅是展示本身,更是突出雕塑作为一种中介,通过这些雕塑激发出一种新的湖山之情,突出展出的雕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和谐之美。二是追求参与交流,互动互生的空间体验,通过作品的空间隐入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展现作品与独特的湿地空间、水性空间介入方式,带领观者进入到与自然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对话之中,重新体验家园建设的诗性表达。

因此,透过本次邀请展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以“水陆相望”为主题的确立就是对滨水区域空间艺术创作的高层次审美把握,是对场所意象精神的时代把握;是当代公共艺术融入空间和展示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和展现。艺术家们的作品聚集于此,以个性化的作品提升出了湿地的陆岛逶迤、山水相合的地缘特色,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和介入方式激活了江南文化与当代城市生存的人文明灯。

上一篇:我在比利时打石雕 下一篇:行进·行经“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术交流与发展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