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

时间:2022-09-09 09:19:18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

【摘 要】 中学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整体指导之下,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来实现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的提升工作。教学效率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呈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任课教师充分的了解课堂教学任务,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掌握水平,作为中学信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培养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方式方法

一、转变学生思想,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分层次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知道一门课程如果孤立地进行教学,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还应尽量使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走课程整合之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的升学压力较大,学业负担较重,因而极易产生心理误区,认为只有升学考试中必考的科目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对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根本没有用心去学或是没有精力去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因此,要提高中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要转变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精心安排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准备导入内容,可以有效地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1、问题式。在导入中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帮助他们把握重点知识内容。一般问题导入式可以分为两种:⑴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新的内容,并且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相互间的交流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⑵在教授新知识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握重心。通过问题式的课前导人,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抓住学习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演示式。这种导入法是指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一些课件进行演示,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利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展示一些比较精美的贺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令他们萌生出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下面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注重信息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把握学生对讲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整教学。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上完一堂课后,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学生们听得云里雾里,一塌糊涂。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等细节表现,以便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是否理解,是否感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实时提问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预先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问,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和演示法。通常在每学期的初始阶段学习基础知识时,最好采用课堂讲授模式。而在信息技术中,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因而采用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指出实际操作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操作要点。

2、自主学习。对于信息技术中涉及的一些制作幻灯片、小报等操作性或是综合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3、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任务,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蕴涵在教学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获得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逐步完成教学任务。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的特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要注重把握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通过“帮助”或是相关的网页学习网站掌握操作信息。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点评,并请学生说出在修饰网页的过程中的体会和结论,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探索,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活跃,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新试行大纲说得好:“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察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教学,它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理论来指导,总结出较高的教学效益。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还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

上一篇:对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改革与评价 下一篇:构建动态生成科学课堂,让科学课堂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