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

时间:2022-09-09 09:05:07

高中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处于两难的境地:一、信息技术教材陈旧与学生对信息技术过高期待的矛盾不可调和;二、学生的城乡差异明显,个体差异性大;三、信息技术课的学科定位隶属于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实际运用中学科的交叉众多,学生获取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渠道多种多样,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居一格。因为没有固定模版可以参照,信息技术教师如果故步自封,那离误人子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在长期的探索和教学实践中,一直有几个问题困扰着笔者,其一,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定位?其二,信息技术的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亟待明确?其三,信息技术课从哪里来,今后的发展后是什么样子。

【关键词】大信息教育、远程互助学习、情景模拟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60-02

笔者从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担任一线的信息教学工作,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在长期课堂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学生喜欢电脑,但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因而信息技术课自然而然成了上网课,教室成了网吧,老师随即发生了角色转换成了网吧老板。面对这样的尴尬境地,信息技术课到底该怎么上?

要使这个问题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或者说在信息教育方面有所建树的话,首先对信息技术学科要重新定位。然而,定位的准确性取决于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远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刘吉认为: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学校课堂教育,可以称作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它已无法与社会、时代相适应。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从而建立起相应的大教育体系。大教育,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的“四个走出”: 走出灌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年龄。②抛砖引玉,我们要对信息教育的认识同样提高到大信息教育的高度,强化信息教育的工具性、淡化它自身的学科色彩,充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少老师对淡化信息技术的学科色彩还有顾虑,或者说不甘心,似乎淡化学科色彩信息技术教师就会淡出历史舞台。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从本质上讲和语文、外语、数学一样,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工具学科。因为任何一门学科在备课、教学时,不同程度的都会涉及到信息搜索、传输、下载、整理各种技巧的运用。基于这样一个特点我们从任何一个角度,了解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都是可行的,因此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可以从我们认为可能的任何角度切入,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体、更切合实际。

根据刘吉院长的大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切实贯彻“四个走出”,教学中积极创设条件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立足课堂寻求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是一门运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工具学科。通常情况下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授、演示和学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相反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教师教学仿佛教官练兵一样,给学生模拟的环境越真实、给学生创设的困难越具体,对学生的成长越有利。笔者根据近些教学和实践、提出了三种信息技术课的三种课堂模型,忘大家批评斧正:

一、 远程互助学习模型的建立:

模型建立的初衷:任教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有QQ号,并且相当多数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对于学生的兴趣我们不能一味的抹杀,或者“谈网络色变”;而是因该因势利导,逐步转变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

1、知识储备:

A、电子邮件的发送;

B、资源管理器:文件管理和路径知识;

C、聊天工具的使用、远程协助、抓图、文件发送技巧;

D、Flsah文件输出和存盘。

2、情境模拟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由于各种原因而缺课,怎样通过远程网络给缺课的同学补课。

3、教学过程:

A、分组:学生分成AB组,组与组之间同学两两自由组合形成远程学习小组;

B、时空分离:利用学校多机房特点,将AB组同学分别置于两个机房,多时空、多任务进行教学;

C、任务驱动④:赋予AB不同任务,前10分钟A组同学认真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制作要领;同时,B组同学,完成一则80个字的请假条,完成后发送给A组的搭档代为请假;

D、学生互助学习: AB组学生在20分钟内,通过互联网的交互工具进行互助学习,A组同学负责教会B组同学今天的教学内容。

E、民主意识培养:最后5分钟收拢全部同学,师生共同点评得失。

4、教学反思:

远程互助学习,尽管同学都付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任务完成情况仍然是参差不齐的,但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是需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长期磨合的,一种方法的运用成效并不一定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本身的学习上,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是大有益处的。

二、 体验式教学模型的建立

信息技术的传授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多花哨的制作过程,关键在于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找准一个切入点。在教与学中逐渐融入教师的教育观念,让学生体味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1、知识储备:

A、资源管理器,文件管理和路径知识;

B、文字排版处理;

C、网络搜索、资源整合;

2、情景设置:

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原来玩耍嬉戏的思蒙河边,现在变得臭气熏天,原来清澈见底的思蒙河水,现在变得浑浊不堪,原来河边随处可见的鱼虾不见了,水鸟飞走了。思蒙河怎么了,我们对她做了什么?……

3、教学过程:

A、任务驱动:思蒙河的流域分布是怎么样的?那些厂矿、村民直接或间接使用河水?目前思蒙河水的污染到底怎么样了?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整改措施?

B、分组:学生按学习小组分成6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组提出的整改的建议更切合实际、更具体、更有效;

C、社会调查: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充分接触社会,走近工厂、走近农家、走近田间地头、走近专家学者,充分的信赖学生、相信学生,笔者相信只要有所经历就会有所成长。

D:资料整合:利用2节上课时间,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验证,难点重点查询。最后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E、调查答辩:利用1节课时间进行小组整改方案答辩,接受全班同学质询,最后评出优胜。

4、教学反思⑤:

体验式教学的提出是要尽量弥补在常规教学实践中,课堂和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有相当的难度,不仅仅需要任课教师付出比十倍的精力和时间,更需要老师要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已经超出了一个通常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和要求。

三、 讨论式教学模型的建立

这种模式教学常用于高中或成人教学中,在设计这种模型时,教师必须首先摆正心态,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并不是权威和新闻发言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民主氛围,让学生的思想火花充分地碰撞、交锋,让学习变得有趣而轻松。

1、 知识储备:

A、资源管理器,文件管理和路径知识;

B、文字排版处理;

C、网络搜索、资源整合;

D、powerpoint制作技巧。

2、问题设置:

在暑假教育局开展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我担任其中一个点的讲师。同为教师,我并不是什么专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跟老师一本正经的做报告。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我采取了讨论式教学,让(转下页)

4、 教学反思:

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而且每人都有闪光点,让每个个体都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感受课堂教学过程带来的快乐。

以上根据笔者的课堂实践,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三种模型。高中新课程课改刚刚起步,而且仅仅从我一人的角度出发,肯定有许多不完备的地方,忘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网络科技时代》2006年 第5期

[2] 刘吉.按照“三个面向”改革中国教育[N].文汇报,1998-09-04(8)

[3]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 《任务驱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驱动力》《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年第04期,作者: 顾明霞

[5] 《反思“教学反思”》《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6日第7版

[6] 《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上一篇: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下一篇: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之6S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