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师与生

时间:2022-09-09 07:21:14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师与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会应运而生,而这形形的教学理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但不论何种理念,老师和学生两者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学生;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中担负着夯实基础的重任,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最关键的就是在小学阶段打造出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会应运而生,而这形形的教学理念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不论何种理念,老师和学生两者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

一、师——施教者担任着何种角色,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离开父母后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决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更是学生一生方向的奠基者,引导者。所以施教者本身的一言一行不能草率,那么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

(一)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相当的文史知识

语文教育从识字开始,语言文字的形成构成文学的发展,没有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小学语文的教育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与历史,所以语文教育的发展其实就是文史的发展。为了将课讲好,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①适当拥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②了解一定的文学基本常识。③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④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⑤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语文教师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教书育人的能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小学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语文教学时应富有美感和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挖掘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师生朝夕相处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

(三)善待学生,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之上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本就是相互统一的一个整体,两者密不可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而师生关系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所以教师应善待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平等对待,尊重信任每一名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责任心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实质上就是做一个有爱心,有良心的教师。如果没有爱心,那么哪来的责任;如果没有良心,哪么谁又怎么会去负责任;在教育事业上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一切都无从谈起。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成长跟人生负责。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靠我们语文教师自身不懈的努力。

二、生——学生应该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乐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爱好学习,在学习中自得其乐,那么教育将不再是难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语文学习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育中让学生不自觉的热爱语文学科,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获得新知。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步步的让学生掉入我们的“陷阱”。

(一) 引趣入文,激起学生兴趣

语文有些知识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我们还采用中规中矩的方式,呆板的讲课,未免会让学生昏昏欲睡,神游天外。但是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却如同“兴奋剂”,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起来,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人性的生机与智慧的力量,使学生能愿意和教师配合。

(二)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探索欲

在教学中每一名教师都要根据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实际,有意识地捕捉最好的时机将问题抛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如同种在学生心田中的一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进而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地探索下去,自己找出答案来。

(三)引导学生参与竞争,让学生越迷越深

为什么那些棋迷,球迷们会那么着“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会不甘示弱的参与。

(四)适时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主动质疑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及时质疑。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那样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也会更为深刻。

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一种交流互动的关系。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朋友,多做思想的交流,多做心灵的沟通,平等对待,尊重信任每一名学生。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事业,对学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赏识学生,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会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 陆燕文.小学语文教师应拥有的知识,2011.11

上一篇:浅议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谈阶段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