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的影响及完善对策

时间:2022-09-09 07:08:36

浅析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的影响及完善对策

摘 要:旅游法的实施对我国对旅行社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对比,阐述了其积极影响,同时对不足之处也提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行、完善质量保证金制度和责任保险归责原则三项对策。

关键词:新旅游法 质量保证金制度 责任保险归责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旅行社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借鉴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不小的成就,但这种粗放式、分散型的简单数量、规模的扩大却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真正有竞争实力和影响力的旅行社非常有限。为了保障该制度的实施,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第四章“旅游经营”中对旅行社的经营进行了规范。

一、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产生积极影响

为加强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旅行社规范经营,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新旅游法按照旅行社的经营特点,参照国际惯例,对旅行社做一些制度设计,积极影响着旅行社健康发展。

1.旅行社准入制度有利于旅行社的健康发展

该法28条规定:“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旅行社的准入倾向于采取公司的设立模式即采取准则主义为原则,标准主义为例外。我们可以从《旅游法》第28条的规定中看出,只要符合上列各条件且取得许可,便可设立旅行社,这极大地促进了旅行社经常的正规发展,规范了旅行社业恶意竞争的乱象。

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有利于市场秩序的有序发展

为了加大对旅行社的监管,提高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信任感,维护旅游市场的秩序,《旅游法》第31条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使用作了明确的规定。该条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能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助治疗,同时也是防范旅行社经营者为逃避责任而贻误救助治疗时机,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严厉的处罚,同样适用于对那些黑心旅行社向不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的情形,而且《旅游法》第34条也予以明确要求。

3.解决了“强迫购物”等乱象有利于保护旅行者利益

长期以来,旅行社最受业界和公众治病的是“零负团费”和“强迫购物”。对此,新《旅游法》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该条切断了“零负团费”背后的利益链,也遏制了地接社经营过程中违规接团而带来重要利润的现象。但从本法10月1日实施以来,相关各方对本条的理解和执行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为了保证本法的正确有效实施,坚决取缔“零负团费”这一违法经营行为,国家旅游局于20013年12月17日下发《关于严格执行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有关规定的通知》,对该条中相关用语的含义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对本条中“指定购物场所和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等用语作出科学而详尽的解释,起到了统一思想,定分止争的积极效果。

4.催生自助游有利于活跃旅游市场

自2013年10月1日新旅游法实施以来,大量消费数据和旅行社报价显示,我国游客热衷的经典线路的旅游团费都有不小的上涨。旅游团费大幅增长使得大量有意国外游的旅游者望“费”兴叹,导致很多旅行社“门前冷落鞍马稀”,尤其对那些路线单调、客源不稳定的中小型旅行社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旅行社市场有可能会重新洗牌。随着旅游信息共享媒体的发达,很多人在社交媒体或旅游媒体上旅游信息,“拼车”、“拼玩”的旅游方式正在兴起。一方面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驴友”,提升了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旅游充满丰富意义。

二、新旅游法关于旅行社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企业,对旅游经营秩序的形成至关重要。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多有论及,但其促进不用有限,有待进一步建立建全。

1.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行之规定有待完善

《旅游法》并未对旅行社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提出要求,而旅行社的很多问题都与从业人员的道德品性有关。因此,我国今后的旅游法规建设中应对旅游社从业人员的道德品性做出要求,把一些欺诈等诚信缺失的道德沦丧的从业人员以及有犯罪记录的人筛出旅行社行业,以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充分的旅游权,也能更好的地促进我国旅行社市场良好竞争秩序的形成。今后的旅游立法应结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和鼓励自由市场经济的实际,探索旅行社的设立由严格的准则主义转变为一般的企业登记制度和行业协会监督管理的道路。

2.质量保证金之规定有待完善

关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我国现行旅游法规对其募集、组织形式和营运方式、法律地位、功能及补偿办法等问题,均缺乏立法界定。我国现行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缴纳主要是对建立在旅行社不同业务分类的基础上的,而与旅行社的业务数量没有直接关系,从而无法有效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在今后确定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缴纳标准时,应摈弃这种固定数额标准而采取更符合行业规律的浮动标准。

3.责任保险归责原则之规定有待完善

现阶段旅行社责任制度主要面临两大问题。其一是责任认定困难。旅游业涉及产业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损失,进而引起纠纷,若一切都让旅行社来承担将显失公平,在客观上造成旅行社责任险的过错责任难以界定,以及“过错责任”由谁来界定等诸多难题。其二是保险效果困境。旅游行业管理的现状使旅行社一般是为了应付年检才办理责任险的。所以,旅行社与保险公司赔付的积极性并不高,责任险有点“中看不中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追求效益而降低赔付标准。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功能无处发挥,反倒可能造成更多纠纷,最终影响了旅游市场秩序和社会的安定。

笔者建议,我国的旅游法规应建立旅行社破产风险预防管理机制,设置破产前置审查程序,以防止侵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徐丽红:《:整顿行业乱象的“清道夫”》,载《中国财经报》2013年9月12日第005版。

[2]杨富斌:《旅游法研究:问题与进路》,法律出版社2011版,第228~229页。

[3]杨富斌:《旅游法研究:问题与进路》,法律出版社2011版,第235~236页。

上一篇:浅析三本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下一篇:以输出为驱动的英语即兴演讲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