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优秀100米跑运动员加速特征的研究

时间:2022-09-09 06:43:56

对世界优秀100米跑运动员加速特征的研究

摘 要:为探索和学习国外优秀的短跑理论,通过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尤其是100米运动员的起跑加速技术特点和训练手段的研究,从中挖掘较为先进的运动技术特点和训练理论方法。对几届世界顶级赛事的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短跑成绩进行分段计时分析和高速摄影分析。分别从起跑技术,加速技术,加速特点进行阐述。另外,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合和系统分析,总结一些当今较为先进的训练方法及手段,以供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现代短跑;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加速;技术特点;训练手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世界优秀田径100米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世界优秀100米运动员起跑技术特点

起跑是短跑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短跑项目技术的发展和规划的变化,起跑速度及加速能力对短跑成绩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不仅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也对起跑后的各阶段技术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

当今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动作技术的运动学上的高度协同

在短跑起跑中动作协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动作技术在运动学上的协同和能量学上的协同,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动作技术在运动学上的高度协同,表现为动作在时间、空间上的高度统一,动作速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动作技术。在技术练习中,人体协调性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完成动作时,人体各肌群之间,肌肉活动与内脏活动之间,各内脏活动之间就会表现出同时或前后配合、协作一致的现象,这将有利于在发展动作速度时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体内部的阻力,从而提高动作速度。

2.1.2起跑技术动作的合理性

起跑中合理的技术动作表现为起跑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其正确性是指符合人体各肢体的肌肉用力特点和运动形式上的要求,表现为在规则要求下的动作技术的相对统一。合理性是指肢体间的用力形式、用力方向、用力大小、用力时机等因素在时空上的相互配合和在动作形势、动作序列上的高度协同。表现为技术动作的整体性和效率性。因此短跑技术动作不仅应表现出规则条件下的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特征,更应形成个体特征表现明显的技术风格。这也是提高起跑速度中潜力最大的因素之一。

2.1.3全身肌肉力量的高度协同和均衡发展

在起跑过程中,运动员要克服的外力主要是自身的静止状态和自身重量在快速运动中带来的阻力。再此谈到的全身肌肉力量的协同和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在起跑的瞬间,机体对于力量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量,而是对于力量有效表现、有效释放的一种综合。起跑动作的复杂性必然要求机体要具备良好的协同性,以及对于肌肉力量的均衡的分配。所谓的“均衡发展”是指在本身已有的力量基础上,根据自身技术特点,速度特点,力量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发展最适合自身机体特点和最有利于速度发展的一种方式。

2.2世界优秀100米运动员加速技术及最高速度表现特征

2.2.1加速能力优劣的判定

一般而言,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点综合判断运动员加速能力的优劣:1)速度最高点的高度即最高速度值;2)对达速度出现的位置;3)达到最大速度所消耗的时间。所谓的“加速”即指从起跑开始,通过的机体的机械运动不断克服阻力,不断提高位移速度,最终达到极值的过程。正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它就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必然有其最优化的技术特征。在此我们主要对该过程加以分析,找到最为合理有效的技术形式。

2.2.2最高速度值

世界优秀100米运动员的最高速度男子在11.39―11.90米/秒、女子在10.31―10.87米/秒之间,虽然运动员的最高速度水平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各不相同。但运动员的最高速度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即最高速度越高100米成绩越好。这就是说运动员的最高速度水平与运动成绩有密切关系。因此,最高速度指标可以作为衡量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

2.2.3最高速度表现特征与加速距离

研究表明,100米全程跑最高跑速有若干个高峰出现。速度高峰出现的次数多少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高水平短跑运动员在达到最高跑速后,仅在接近终点时才有不太明显的减速。这与合理的100米全程跑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全程跑技术,能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短跑无氧能量的储备。良好的持续加速和再加速能力,是世界级运动员的共同特点。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男、女运动员第一次最高速度出现的距离大体相同,均在40―60米间。从第6届统计结果,女子比男子略早。最高速度出现的次数1―3次,女子运动员的最高速度表现特征与男子运动员具有相同趋势,说明女子运动员训练趋于男性化是女子短跑训练的特点之一。最高速度出现的距离延长和多次出现速度高峰,表明世界优秀选手具有较强的加速和途中再加速能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在100米跑运动中,加速跑距离的长短与训练中所采取的指导思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个性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是运动员加速能力体现的一个方面,与加速所达到的最大速度,达到最大速度所耗用的时间一起综合决定运动员的加速能力。简单定论加速距离长短的优与劣是片面的。

3.1.2合理地延长加速段距离,相对减少减速段距离,从而减缓速度下滑的时间和幅度反而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1.3百米成绩越优异者维持最大速度的能力越强。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最高速度集中出现在50―60米段落,等速过程延长,减速过程缩短。因此,如何运用强有力的手段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最大速度保持能力和技术的稳固性,是提高短跑运动水平的关键。

3.2建议

3.2.1在对短跑的训练中,不能采用统一的技术训练。应该针对不同的运动员,根据其自身的个性化,订制不同的训练计划,使每个运动员都能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的个性化,发挥自身最大的竞技能力。

3.2.2国内的教练应该不断的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运动动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训练水平,并且能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素材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和整合。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断的变换训练手段,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总能保持新鲜感和兴奋性,从而使运动员在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速度练习。

3.2.3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锻炼。同时各种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必须合理地相互协调。建议每个运动员都要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出个人心理训练计划,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外界条件。(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董亚玲,世界优秀男子100米速度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3(6)-32-33。

[2] 郭树涛,孙红炜,100米跑速度能力的探讨―与郭成吉教授商榷,中国体育科技2005(2)-25-27。

[3] 艾康伟,世界优秀1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37-40

[4] 李竹青,中外男子100米跑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5] 王少春,世界顶尖男子100米运动员的速度特征探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3)-46-50。

[6] 申伟华,优秀运动员百米速度节奏的模式特点与影响,体育科学,1999,19(1)

[7] 曹晓华,世界优秀100米运动员最高速度表现特征,田径,2002(2)

上一篇:浅析中西方戏剧的异同 下一篇:关于教育公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