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几次定义

时间:2022-09-09 06:29:37

浅析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几次定义

一、AECT与教育技术定义

从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由于“技术”形态呈现的先后不同以及学科自身范畴不断扩展,教育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定义。现行的“教育技术”定义中,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的AECT94、(以下简称94定义)AECT2008(以下简称98定义)的定义影响最大。

这两个定义对于全世界教育技术界教学设计与实践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我国,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也相当丰富,从最初使用的“电化教育”到现在的“教育技术”,几乎国内全部重要学者都曾发表过自己对教育技术定义理解和论文。但遗憾的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AECT提出的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的二个定义也深深影响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对于这两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定义,我们有必要予以关注和深究。

二、AECT94定义

1994年,AECT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B.Seek)和丽塔?里齐(Rita C.Richey)总结成文的出版了《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全面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是指广义的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也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

2.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教育媒体技术”和“教育设计技术”。教育技术需要建设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领域。

(1)教育媒体技术。教育媒体技术主要涉及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它又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①教育信息的传播与传输技术;②教育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技术;③教育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技术。信息加工与处理技术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④教育信息的显示技术。

(2)教育设计技术。教育技术除了包括教育中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外,还包括无形的智能形态的教育设计技术。教育设计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起作用的方法、技巧和理论。它涉及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分组,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策略等问题。它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系统技术。这是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来研究教学过程的技术,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第二,教育过程技术。这里主要指的是教育思想、方法和管理方面的技术,即把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教育结合起来的技术。

3.明确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三、AECT08定义

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吉鲁兹威斯基和莫伦达(Januszewski & Molenda)执笔撰写的AECT在原94定义的基础上又酝酿了新AECT 2008定义,把教育技术定义为:“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理论研究及其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08定义与94定义相比,首先,是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94定义主要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而08定义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其次,是技术基础不同,发表94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刚刚起步,而发表08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第三,是使定义中使用的术语不同。用“教育技术”取代了“教学技术”;将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改为educational technology。第四,是用“创建”(creating)来覆盖“设计”(designing)和“开发”(development)两方面内容。使用教育技术代替原有的教学技术拓宽了领域的界定范围。根据AECT 2008的执笔专家吉鲁兹威斯基和莫伦达的观点: “教育”比“教学”的内涵更为丰富,也更为普遍,而教育技术也就应该涵盖教学技术。

2.将theory改为study。用研究(study)代替了理论(theory),原因在于study比theory更宽泛,特别是包含有“反思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的意义。研究指的是超越传统研究(research)意义上的知识收集和分析。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领域,需要不断地以“研究和反思性实践”来建构其理论体系。

3.08定义将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合为三大范畴(创造、使用和管理),这三大范畴形成一个统一的、互相衔接的整体,而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4.08定义中新增的内容。08定义特别强调了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 “提高绩效”,这是对94定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教育技术而言,“提高学习绩效”就意味着对效力的要求,对学习效率的追求,以更少的时间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强调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定义的变化有其背景和认识的变化,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94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界影响巨大,但是对于非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士,很多人都不知所谓。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技术的定义不容易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08定义有志于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教育技术,因此08定义承担了专业沟通与公众宣传两种责任。要同时承担专业沟通与公众宣传两种责任,就要处理好专业化与通俗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08定义究竟能不能达到提出者预期的这一目的,还有待于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四、结束语

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是随着该领域发展而不断进化成熟,正如定义的作者所言,08新定义也是“一个暂时性的定义,是一个时代的印象”。这个定义合理与否还需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两个定义,不要拘泥于定义本身,而应分析定义深层次的内涵。从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具体实情出发,批判地接受,从中提取有利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有利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有利于我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有利于教育技术概念在我国普及的要素,真正地把理论用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技术事业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黎家厚.2005教育技术定义:讨论与批判\[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志波,李阿琴.AECT2004定义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4\]从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变迁思考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5\]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上一篇: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体系改革 下一篇:高等成人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