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体育健身规章制度

时间:2022-09-09 05:12:28

市民体育健身规章制度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现制定本规定。

一、《条例》所称的市民,包含本市居民及在本市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其他人员。

二、*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是本市市民体育健身工作的领导机构,区、县人民政府所属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是本区、县行政区域内市民体育健身工作的领导机构。

*市体育局(以下简称市体育局)是本市市民体育健身工作的主管部门,区、县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体育行政部门实施《条例》,做好体育健身活动的管理工作。

三、本市市民有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利。市民应当积极参加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

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权利。

四、每年6月10日为本市体育健身日。

健身日内,体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各类活动,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推广科学健身项目和方法。

公共体育场馆应组织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凡收费的体育健身项目应当免费向市民开放;经营性体育场所应当对市民实行优惠。

五、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设置规划,经规划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地区详细规划。

改变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设置规划的,须报市体育局审核,经市规划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六、按照资源共享原则,市民可使用居住地附近的公共体育场馆、公园等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体育场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向附近市民开放。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或者擅自改变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使用性质。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设立专用投诉监督电话,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调查处理。

八、街道、乡镇、里弄和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所需经费除了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支出外,体育公益金中应安排一定比例,并向社会筹集。资金使用情况每年应当予以公布。

社区健身设施的管理,按《*市体育局关于加强社区健身实施管理的若干意见执行。日常管理经费由街道、乡镇负责,器材更新经费由市体育局和各区县政府承担,具体如下:器材安装后一年内由厂家提供保修(包换);

一年以后,日常维修保养经费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自筹解决;

若干年后,器材老化需大批更新,所需费用由市体育局、各区县政府承担。其中,市体育局承担60%,各区县承担40%(具体按照各区县健身苑、健身点的建设数及其器材配置数确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通过经认定的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向公共体育健身事业捐赠资金或者设施,可按税法规定的比例税前扣除。

九、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点支持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开展体育健身科学研究,对各类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组织科学鉴定;对市民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课题予以优先立项,提供科研经费。对经科学鉴定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推广。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络等新闻单位应当有专门栏目和时段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刊登、播放公益性体育健身内容。

十、市体育局应当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本市市民体质标准,确定市民体质监测实施方案,建立市民体质监测中心,对市民体质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十一、市体育局根据国家有关体育设施的设计标准,制定本市体育健身设施的设计规范。

体育健身器材的设计、产品检验、安装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制定的标准,体育健身器材的安全性能应当符合GBl7498--98《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标准》。

在配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时,如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原则与程序执行。

市体育局定期向社会推荐优质的体育健身器材。

十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在每个工作日内组织开展工前(间)操或者其他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会同工会等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单位职工的体育健身活动。

十三、公共体育场馆在向市民开放时,应当在醒目位置公布免费开放的场地、项目和时间。如需改变,应当事先予以公告。

公共体育场馆在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延长开放时风增设适应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设立学生健身活动专场。学生专场的票价不得高于成年人票价的三分之一。

公共体育场馆各种收费的体育健身项目,应当对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上述人员凭有效证件,可享受优惠。具体时间、区域和优惠标准由公共体育场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

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按照*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对本市社区公共文化场馆有关税收问题的规定》(沪地税〔1998〕53号)执行,对游泳、乒乓球等项目的收费价格符合规定的幅度标准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十四、街道、乡镇、里弄和村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以及其他免费开放的体育健身设施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体育健身器材质量符合国家或者本市规定的标准;建立维修、保养制度,保持体育健身设施完好;在醒目位置上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违反以上规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其所有人或者管理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属于市民个人不当行为造成的,由市民个人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五、因城市规划确需拆除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应当根据现有地段、面积、规模和建设标准等,按照“拆一补一”的原则,先行择地新建或者先行补偿费用。补偿的费用应当专项用于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

十六、本市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应当按照社团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章程中制定组织、指导和开展市民体育健身的内容规定,在体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制定计划,落实人员、经费、场地,组织市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推广科学健身项目和方法,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十七、市和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实施细则》的规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管理。

十八、从事有偿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人员应当取得市体育局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申请资格证书,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格考试合格。

经营性体育健身指导人员的执业资格培训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十九、经营性体育健身服务单位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传授技能和指导锻炼的形式,从事体育健身项目有偿服务的实体或场所。

经营性体育健身服务单位,应当根据其经营规模和项目特点,配备持有资格证书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

前款所指体育健身项目,由市体育局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予以公布。

二十、违反体育健身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体育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上一篇:公开地图内容制度 下一篇:行政消防工作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