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讲道理

时间:2022-09-09 04:57:26

【摘要】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讲道理,是班主任最常用的方式。可是,令不少小学班主任苦恼的是许多学生对班主任的讲理听不进去。我们不妨用自己的小智慧,给讲的理润润色,让刻板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富有趣味,定然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

【关键词】 讲道理润色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0-02

讲道理常常被美誉为良药,可是这种良药常常苦的很,让小学生无法下咽。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讲道理这把钥匙呢?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是小学生的特点,不妨根据这一特点,将理润润色,让高深的道理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富有趣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得到升华。

因此,我从"五颜六色"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对如何有效实施讲道理谈谈一得之见。

一、绿色--生动化

绿色"毛毛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看见同学学习比自己好,就容易表现出不满的一面。要么打击对方,要么用语言污蔑对方,重则拉拢同学隔离对方,这往往是妒忌心理在作祟。当班里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必须及时制止,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不妨用绿色"毛毛虫"变美了来给学生讲理。

在一次班队课中,我在黑板上画了条大大的绿色毛毛虫,告诉同学们它带刺,会伤人。当刺痛别人时,也会消耗自己的能量。倘若它能够储存足够的能量,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妒忌也一样,是个带刺的"毛毛虫",你因为它而去伤害同学,你也会让自己不快乐!你若让它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羡慕,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羡慕,你就会敬佩比你优秀的人,因为敬佩你会学习别人的优点,因为学习你会变得更加有魅力!

看着这条绿色的毛毛虫,学生们沉默了许久。其实我明白,他们懂得了:欣赏学习别人的优点,你会变得更加出色!润物细无声,我们不就是期望着这样的教育效果吗?

二、黑色--趣味化

黑色"文字"

文字在学生的眼里是司空见惯的,然而这小小的黑色文字却蕴涵着强大的教育力量。给文字润色并以此给学生讲理,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刚作班主任时,我接过这样一个班:学生们不够坚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放弃。于是我利用早自修这样比较好的时段,对学生们进行讲道理。在投影仪下放大了以下几个字:"人""大""夫"。当三个黑色大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一片沉静。记得当时,我是这样讲的:"人"为什么在动物世界中成为"大",因为它给自己加压了,人有了压力,就像闹钟调紧了发条一样,才会有动力,才会前进!"人"中为什么还会出现"夫",因为它经历了很多的磨练,最终取得辉煌成就。古代就有"大夫"的称谓。因此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三、红色--象征化

红色"阶梯"

象征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我常常用红色"阶梯"作为象征,教育学生们:在学习的路上要不断地确定目标,在目标中不断前进。

一次检测卷讲评后,我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鲜红的阶梯,并指着第一个台阶说:这是你起点,如果你想到达阶梯的顶端,走完了第一个台阶,你还得走第二个,走第三个。学习也一样,当你学了一个阶段后,你还得学习下个阶段的知识,学习的阶梯是无止境的,所以你们要不断的努力。在这过程中,怎样才能不让自己停止前进的脚步呢?这需要我们给自己设定目标,好比走台阶,你已经走了一个,下面还有几个,心中要有数,才能合理支配好自己的体力。学习也如此,走了这个阶段,下个阶段目标是什么?你就不会因小小的成绩,忘乎所以,就会迈开大步,继续前进。只有不断地给自己设立目标,你才能走向成功之顶。

四、彩色--生活化

彩色 "木桶"

在数学新课程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班主任工作也一样,要将理来源于生活,又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物是非常熟悉的,因此给我们讲的道理润润色,使它贴近生活,相信学生会听得心服口服!

我经常用彩色"木桶"原理,来教育学习态度不端正,偏科的学生。一些学生骄傲自满,总是静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还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偏科严重,再加上本身意识上没有重视,学习的"木桶"变得更为歪扭!在黑板上画个由不同色块组成的彩色木桶,并这样告诉学生,各门学科好比不同颜色的木板,木桶是由几块色彩不一的木板拼凑而成的,而木板的高低决定着装水的多少。我们的学习好比一个彩色"水桶",要想让自己装的水越来越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门功课,切不可自满!要想让自己的水装的多,不能偏课,因为只要任何一块木板短一截,水就会流出来。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们意识到偏科的危险性!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结合"五颜六色"对道理进行润色。被润色后的理,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富有趣味,定然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杂志.2009年各期.

2.杨瑞桥,董习德.今天,我们这样做班主任[M] .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

上一篇:嫩蕊商量细细开 下一篇:浅谈中小学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