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09 03:59:45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粘连紧密,肿瘤较大而中转开腹1例,成功39例,占97.5%。术中平均出血(69±2.52)ml,手术时间为(158±25)min,术后切口感染1例,占2.5%。平均住院(7.50±1.58)d,平均24个月的随访,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占5%。对照组40例中,成功32例,占80%。术中出血(102±4.54)ml,手术时间为(197±22)min,术后切口感染4例,占10%。平均住院(12.53±3.56)d,平均24个月的随访,肺转移1例,肝转移1例,占15%。除复发率外,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75

近年来,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使腹腔镜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在结直肠手术中普及应用,但在右胖结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中,因解剖位置相对复杂而存在一定的手术难度,在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严格掌握的前提下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较快的优点,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1]。本次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1~78岁,平均(55±5.2)岁。肿瘤部位:回盲部16例,升结肠22例,横结肠20例,结肠肝曲22例。病理类型:19例为低分化腺癌,29例为中分化癌,32例为高分化癌。肿瘤分期:14例为Dukes A期,27例为B期,39例为C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嘱患者取平卧位,向左行20°~30°的倾斜,行气管插管全麻,建立气腹,将腹压维持在10~13 mm Hg,观察孔于脐下位置行10 mm Trocalr穿刺,主操作孔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5 cm处行10 mm Trocalr穿刺,辅助操作孔于其下12 cm处行5 mm Trocar穿刺,并分别在右上、下腹部行5 mm Trocar穿刺同样作为辅助操作孔。手术过程:(1)游离切除右半结肠系膜后叶:由助手向上方牵拉阑尾,使回盲部有张力产生,将侧腹膜用超声刀从回盲部外侧切开,沿腰大肌表面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向结肠及回盲部系膜后叶游离,将右侧输尿管暴露并实施保护。沿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无血管疏松间隙向外至十二指肠降部外侧游离,向内至十二指肠升部游离,向上至横结肠系膜根部及肝结肠韧带后方经胰头固有筋膜前方游离。(2)处理右半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及血管:将右半结肠系膜从右侧两戳孔展开,对回结肠血管的走行方向和肠系膜上血管进行辨别,用超声刀在回结肠动脉起始部下方将肠系膜切开,将结肠系膜向左、向上沿结肠动脉走行至肠系膜上动静脉前方游离,对脂肪及淋巴组织实施清除,钛夹并切断操作在回结肠动静脉根部进行。将结肠系膜根部游离端提起,向上在肠系膜上血管前方游离,遇胃结肠干静脉及右结肠动静脉的结肠支,分别在其根部清除脂肪及淋巴组织后行钛夹、切断。结肠中动脉及左右分支在继续向上游离时可见,将脂肪及淋巴组织清除并钛夹、切断。(3)肝结肠韧带、结肠肝区外侧腹膜、胃结肠韧带离断:将横结肠展开,将肝结肠韧带、胃结肠韧带沿胃大弯曲血管弓下横行切断,切除右侧大网膜,再将结肠肝区外侧腹膜游离,对右半结肠及其系膜根部脂肪组织及淋巴结行整块切除。以直腹直肌于右中腹做4~5 cm切口,将右半结肠拉出,肿瘤肠管切除后,行回-横结肠吻合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行17~50个月的采访,记录复发及转移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40例中,粘连紧密,肿瘤较大而中转开腹1例,成功39例,占97.5%。术中平均出血(69±2.52)ml,手术时间为(158±25)min,术后切口感染1例,占2.5%。平均住院(7.50±1.58)d,平均24个月的随访,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占5%。对照组40例中,成功32例,占80%。术中出血(102±4.54)ml,手术时间为(197±22)min,术后切口感染4例,占10%。平均住院(12.53±3.56)d,平均24个月的随访,肺转移1例,肝转移1例,占15%。除复发率外,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随着国际对结直肠肿瘤的研究深入和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疗手术并发症、长期复发率和生存率相差不大,但腹腔镜手术具有疼痛轻、术中出血少、住院及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2]。但右半结肠解剖位置相对特殊,在手术上具有一定难度,对右半结肠癌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3]。其难点包括切断大血管及清扫淋巴结的范围较广,胰十二指肠前筋膜及胃结肠静脉结肠游离支切除时易出血,腹腔广泛粘连、肿瘤巨大时操作和空间暴露存在一定难度[4]。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超声刀的应用,使韧带、腹膜甚至肠系膜血管均可用超声刀有效止血,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娴熟、细致操作、具有清晰的解剖,以上难点均克服,但肿瘤巨大并向周围组织侵犯、术中出血、腹腔粘连、解剖不清常为中转开腹的原因[5],故需在术中严格掌握腹腔镜应用指征。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切除两端足够长肠管,采用血管根部结所,将相应淋巴脂肪组织及肠系膜清扫及切除,术中依据肿瘤非接触,整块切除,切口保护,隔离标本的措施,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左半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具有微创,出血量小、术后较快康复、临床治愈率高的特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蔚东,张阳德,Gyuseog C,等.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6):499-501.

[2] Miura S, Kodera Y, Fujiwara M, et al. 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 with system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a critical reappraisal from the viewpoint of lymph node retrieval[J]. J Am Coll Surg,2004,198(6):933-938.

[3] 官国先,刘星,蒋伟忠,等.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短期疗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8(12):917-920.

[4] 陈延林,秦诚,何德云.腔镜辅助下伴不全肠梗阻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10(8):861-863.

[5] 徐稳深.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32例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3):301-302.

(收稿日期:2012-01-31) (本文编辑:李)

上一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下一篇: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27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