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识米”为例谈计量单位教学

时间:2022-09-09 03:55:15

以“认识米”为例谈计量单位教学

虽然计量单位都是在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也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周围,但由于这些计量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比较陌生,对计量单位的经验积累比较少,所以,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教学这部分知识,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建立计量单位的实际表象,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认识米”一课为例,浅谈计量单位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认识米”这节课教材很简单,不算“试一试”、“想想做做”,连标点符号不足90个字。教材层次很清楚,第一层次,认识米;第二层次,知道1米=100厘米。但教材文本背后的内容很丰富。通读整篇教材,我们就能读到这些内容: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不方便,就要用较大的长度单位“米”;教材是通过认识米尺来认识米的;先认识1米的长度,再认识大约1米的长度;先认识1米,再认识1米=100厘米;先认识1米,再认识几米。由此我们可以确立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①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形成米的概念。②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③知道1米=100厘米。④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意识。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1米=100厘米是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也是教学难点。

一、创设生动情境引起冲突

上课开始,教师创设师生比赛量教室黑板长的情境:教师用米尺量,学生用20厘米的学生尺量,教师故意让学生先量,待学生量到黑板长的一半多,老师才开始量,最后,学生还是输给老师。这样,教师有意给学生设“难”,学生在测量和讨论中体会到学生尺太短,量黑板费时又费力,很不方便;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已学过的厘米作单位,太小了,需要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使认识米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二、借助熟悉事物感知对象

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数学概念的获得依赖一定的经验。有效的学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要不断唤醒和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感知。因此,教学中应做到两点:一是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起点。基于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厘米量的知识基础,这节课,从复习“身体厘米尺”入手,通过测量,找到小明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一拃长大约12厘米,为认识米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二是借助熟悉的事物。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熟悉的事物:米尺、5把20厘米长的学生尺、大约4本数学书的长、大约5只脚长、大约8拃长、“身体米尺”、“手臂米尺”等,教师将1米的长度与它们联系起来,给这些数字赋予新的意义,形象直观,学生感知和建立1米的概念就会更容易和更有趣。同时,把它们作为比较的“标准”或“参照物”,学生就能合理而准确地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有效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通过实际操作丰富表象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1米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所以,要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想象等感知活动帮助学生形成1米的表象。第一个环节,学生仔细观察米尺,知道“从0刻度线到10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就是1米”,再看着米尺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不仅感知横着米尺的长度,还感知竖直米尺的高度,然后闭上眼睛想象1米的长度,将“1米”的表象牢牢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第二个环节,同桌学生合作,借助米尺,对准0刻度线和100刻度线剪一根1米长的绸带,拉直绸带,感知1米长绸带的长度。第三个环节,学生先猜想,后验证,知道1米里面可以拼5把20厘米这样长的学生尺。以上三个环节,教师提供米尺、1米长的绸带、5把学生尺等丰富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学生在看、指、剪、拼等操作活动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逐渐认识“米”,促使学生对米的认识的思维活动逐步内化,牢固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四、开展多维活动掌握概念

卢梭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更有效。本节课体现“三多一有”:

1.多角度。

教师不仅让学生观察横着米尺的长度,还让学生观察竖直米尺的高度;不仅有硬材质的米尺,还有柔软的1米长的绸带;身体上不仅有一把横着的“手臂米尺”,还有一把竖着的“身体米尺”等等。撇开米尺位置、材质、颜色等非本质属性,只关注它们的实际长度,较好地建立1米的长度。

2.多方位。

离开米尺、绸带和学生尺这些具体的实物,学生要在老师和自己的身体上找1米的长度比较难。采用贴标签的方法找“身体米尺”:从地面到身体哪儿的高度是1米,找到这个点后贴上标签。学生先猜测后验证,正确找到老师的“身体米尺”。接着,用掌握的测量方法和注意点找到学生自己的“身体米尺”。老师1米长的标签在腰部,一个学生1米长的标签在下巴,另一个学生1米长的标签在胸口,最后比较得出:由于老师和学生的身高不同,所以标签的位置也不同,但从地面到标签的高度都是大约1米。学生在找一找、量一量、贴一贴、比一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1米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多途径。

本课通过以下几个层次,较好地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第一层次:借助米尺、绸带、学生尺,感知1米的长度。

第二层次:通过学生活动,体验1米大约有多长。

(1)在老师和学生身体上找“身体米尺”,并贴上标签。

(2)通过视频,学生找“手臂米尺”。

(3)活动。

走一走: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走的时候,要沿着直尺,前脚脚跟扣着后脚脚尖)

量一量:几个一拃的长大约是1米?

摆一摆:几本数学书的长大约是1米?

排一排:横着排,几个小朋友肩膀的宽大约是1米?(排的时候,要肩膀挨着肩膀)

第三层次: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算一算,认识1米=100厘米,100厘米的长就是1米,间接体验1米的长。

第四层次:联系生活,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教师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尤其是走一走、量一量、摆一摆、排一排活动环节自由开放,5只脚长、8拃长、4本数学书的长、横着排3个小朋友肩膀的宽都是大约长1米,这些生活经验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深化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经历对生活经验的感悟过程和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过程,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智慧和灵性。

4.有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节课中,教师组织了很多有趣的数学活动。

开始,老师和学生比赛测量教室黑板长度的情境,很快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学生贴标签找“身体米尺”的活动有趣好玩,地面到标签的1米高度给每个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走一走、量一量、摆一摆、排一排等体验活动多样,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学生对1米长度的感性认识。

练习前创设的两个情境都来自学生的生活,贴近和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感到真实、熟悉、亲切、有趣。通过这两个情境带出一串题目,将单一枯燥的数学题形象化和生活化,进一步巩固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做“火眼金睛”的游戏:拉1米长的绸带、2米长的绸带、4米长的绸带。指名2个学生拉绸带,其余学生一起指挥做裁判,学生拉好后老师用米尺检验。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边拉边估测,边拉边比较,边拉边判断,边拉边思考,台上台下的师生,热情高涨,兴奋激动,思维活跃,将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再次推向高潮,在调整绸带长度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和估测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环南路小学)

上一篇:谈新课程下如何为学生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下一篇:对英语“裸课”的几个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