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的方式

时间:2022-09-09 03:30:09

市场在连续7 周收阳后,终于迎来了理所应当的调整,也又验证了7 这个经验数字的灵验,有意思的是,这个调整的到来,可谓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滋味,百味杂陈。

刚刚听说有些基金终于忍不住轻仓的压力,将仓位加了上来,前后也不过一周的事,结果温总理讲话,市场大跌。然后指望这是个偶然事件,过后会延续之前的涨势,或者至少会有个反弹,结果逐渐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竟然更像一个系列事件,电影要变成了电视剧,这样的话情节就会更加变化多样了,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之前大赚钞票的资金还会在乎剩下的那些钢么,首要的反应当然是“扯乎”,出来观望为妙。

对于短期的判断,真的是难为我了,实在不敢做出是继续上涨还是调整的判断,只是做一个假设,如果这个市场真的要调整,会是哪种方式呢。

目前市场的一个特征是,它需要调整,也出现了调整,但始终不愿有较大深度调整。这实际上已经反映出目前市场的态势,那就是纠结。两周前看多的声音突然增多,结果一周后市场开始调整。一两周前有很多投资者顶不住轻仓的压力,将仓位提高。之前看空的人也因为市场的实际表现,也不得不转为看多,有啥办法呢,总不能一直错下去吧。现在卖方的声音中,看多的声音日渐强大,二季度策略基本都喊上2600 点以上。虽然说与做的差异很大,但这些至少在舆论上造成了主流看多的声势。

同时在政策层面,虽然声称房地产政策不会放松,但实质性的放松已经出现,伴随的是前两月地产投资的回升及销量甚至价格的上升,这给了市场乐观的理由,虽然这些仍有待验证,但这时间差足够有一定空间的反弹了。其实更重要的是投资相关政策方面,新任郭主席的诸多言论迎合了大众投资者的胃口,虽然我们明知道在换届的敏感期间其实际作为必然会比说的少,但这仍然可以成为看多的理由,有选择性的倾听、理解与传播,是资本市场对信息的典型处理方式。当然,等真的看空了,以往忽略的利空消息会被拿出来重新消化一遍,所以看多的时候信息都是利多的,看空的时候信息都是利空的,这些信息未必是集中出现,只是被集中消化而已。除此之外,还有QFII、养老基金入市等信息被有规律的投放于市场,然后,市场再期望下一个好消息。

所以,如果市场将要调整,可能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行业轮换中进行调整,指数下跌幅度不大,不至于对市场人气造成巨大打击。这显然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因为新主席上任以来所有的言论及作为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恢复、促进、加强、放大股市的融资功能,否则的话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货币化就成为问题,国有企业的融资及变现问题难以解决,地方融资平台的解决之道就会更加狭窄。而目前市场调整的方式也恰好符合这一点,银行、保险悄悄的跌去了反弹以来一半以上的涨幅,地产、水泥之类也已确定了下降通道,但同时上证指数不过下跌了100 点左右,这其中石化双熊的力挺、有色金属及创业板的强烈表现吸引投资者注意力,热烈的炒作与悄悄的下跌,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这就是典型的轮动中调整了。

但是,这样的调整方式会实现吗。这个有点像笔者向一个基金经理提出的问题:本轮上涨,从有色煤炭开始,历经地产、水泥、水利,到现在创业板、页岩气等不知所谓的东西,已经基本轮涨了一遍了,那么接下来如果还要上涨,将是什么?此基金经理的回答是,那可能就是再轮一遍了。但是,不论是轮动调整还是再来一波轮动上涨,其前提是非常强势的市场,要么有资金支持,要么有基本面或政策支持,使得这调整只能定义成技术性调整而不是趋势性调整。而这个前提的实现所依靠的,依然是前期各种乐观预期的实现。

而像我们所说的,各种乐观预期将在3、4月份逐渐进入到证实或证伪的阶段,而目前看来这种预期被证伪的可能性更大,外汇占款及信贷所代表的资金面似乎没那么乐观,实体经济复苏进程可能也没那么乐观,刚刚公布的3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由2月的49.6跌至48.1,为4 个月来最低。其中3月制造业产出指数由2月的50.2跌至47.9,为2个月来最低。而政策面还是要观望,如果3月CPI 能持续回落还好说,但如果有反弹,可能又意味着放松程度低于预期了。

而一旦乐观预期被证伪,那么市场的调整方式可能就不会是轮动中调整、指数稳定、有涨有跌、一面海水一面火焰了,而更有可能会成为轮动下跌,一面是火焰,一面是灰烬了。

上一篇:从金元比联到金元惠理:袖珍基金公司的救赎之路 下一篇:养老金入市能够解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