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角看融合教育

时间:2022-09-09 03:03:34

经济视角看融合教育

前言

一提到教育,大家容易想到的字眼有爱、关怀、心、真情等待;一提到经济思维,大家倾向想到的字眼则是理性乃至过度理性下的“无情”。融合教育涉及到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笔者提出“用经济眼光去看融合教育”,乍听下显得有几分理性有余、情感不足。不过,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融合教育,一来与笔者的专业相关,也算是发挥所长;二来,也想尝试一下通过这个视角能不能看出些新意来,兴许还能对了解和发展融合教育起到助益作用。或者,如果经济逻辑论证成功,有了经济学理论的支持,融合教育是否可以更稳健地走下去,有理有据地调动更广范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不是仅靠小部分群体的真情和热心。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融合教育,有四个层面:

首先聚焦融合教育涉及到的诸多利益群体;

然后从比较优势这一经济视角来思考融合教育的必要性(为什么要融合而不是隔离?);

接着从供给和需求这一经济视角来思考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此的供给,以及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融入社会这一过程中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和他们对社会的供给;

最后从“资源稀缺性——分配(分配标准/ 社会规则)——竞争”来思考融合教育如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和应该调整的方向。

融合教育涉及的诸多利益群体

融合教育这一教育实践牵涉到众多群体:

学生(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普通学生);家长(特需生的家长、普通生的家长);教师(传统隔离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学校(非教师群体的管理层、其他工作人员、学校设施等);其他社会公众。

不同的群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立足点,融合教育推广的每一步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同一个举措,对不同的群体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可能截然不同。

围绕着这些不同群体,主要的利益影响考量如下:

特需生:(可能的正面的影响)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与社会更多正常的接触(对于提高他们的信心、感受关爱、适应和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可能的负面影响)融合初期甚至长时间中存在的歧视等伤害、先天的接受教育能力上的欠缺(脑瘫学生、学习障碍生等)。

普通学生:(正面)学会接纳、体谅、关爱;养成更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被特需生激励,生活学习更积极;(负面)课程进度上一定的影响;固有观念阻碍双方融合(年龄越长,纠正越难)。

教师:更为繁重的备课;知识技能上更高的要求(或许需要对相关医学要有所了解);更大的压力;待遇问题。

特需生家长:渴望孩子被接受、担心孩子被欺负;教育费用问题

普通家长:担心孩子被特需生“拖累”

学校:课程设置重新安排;相关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校园盲道、坡道、电梯、盲生用相关精密设备等)。

评价一个政策,前提在于要明确在这一政策下谁(哪些个群体)获得收益;而产生的成本代价又由谁承担(哪些个群体受损)?唯有在诸多利益体中寻求最大可能的平衡,融合教育才能得以长期持续地正向发展。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则的“失灵”

在经济思维中,追求效率,而高效率往往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如今融合交换“反其道而行之”,由分工转向融合,是否意味着融合教育方向的错误,还是另有隐情?究竟该不该推行融合教育?理由何在?

笔者以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牵扯出到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融合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理解。教育不同于工业机器化大生产,并不以流水线下统一高效的生产为目的;教育更类似于农业,以帮助天性禀赋各异的学生完成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学校的教育应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而融合教育的目的,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目的稍有不同,被赋予了一个特别的使命,即帮助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所以,教育由隔离向融合发展,看似与发挥经济中比较优势的黄金定律相背离,实际上是遵从了更高一级的教育本质的要求。在教育的领域,比之效率,公平更为重要;在特需生教育的领域,比之隔离,融合更有效率。

·比较优势原则的有效领域

虽然大原则上教育中融合优于隔离,但在融合中比较优势仍有它的发挥空间。在教师的分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融合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教师们自愿以及被要求提高自身的技能,要很好地处理学生情况迥异的各种特殊需求,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欠缺。配备专业的医疗、心理教师(在特需生的康复与辅导、个别化教育上具备优势),与普通的教师协作施教,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设置上,除了特需生和普通学生无二致的课程外,也可运用比较优势原则,基于双方的特点和差异,设置有针对性帮助的课程。

供给和需求

·特需生的需求和社会的供给

特需生在物质、精神上有许多需求,社会大众应该对此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社会体系应该在现有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这些需求(其中许多“商品”的供给属于公共品领域,需要政府的介入):

基本的医疗保障。有保障的治疗是特需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治疗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也相应为他们排除了一些学习障碍,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就学校方面而言,需要设置合适的奖助学金制度、医疗保障体系。

精神关怀需求。之所以施行融合教育就是为了帮助特需生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而之所以推动他们进一步地适应、融入社会,乃是因为人作为群居动物,需要置身于集体坏境中,其中一大需求就是从集体中感受和给予关爱。在这方面,教导普通学生关爱友善、引导特需生自信积极、防止和纠正矫枉过正(如特需生在关爱中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等),都是教师主要要致力(供给)的方面。班级活动也可以以此为目的进行设置。

·特需生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

特需生接受融合教育最终要走向的是社会;如果特需生最终能在社会中以自己的能力生存、生活,融合教育便达到了主要目的。在普通大学生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供需必须在某一价格下谈才有意义,就业岗位水平便是特需生就业的供求市场的“价格信号”,不同要求的岗位对应不同的供求),特需生要如何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社会(企业)愿意在哪些领域吸纳特需生就职?其中是否存在歧视?哪些岗位是特需生能够胜任的?特需生为胜任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素养?针对此,融合教育课程设置中又该有哪些考量?

此外,特需生还要面临的一个特别的需求——应试教育体制下无法规避的考试要求。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的高度应试化,是否有空间给特需生接受细水长流春风化雨的教育?在巨大应试压力下的普通学生是否有资本可以同特需生在融合教育中快乐学习悠哉成长?应试的教育机制是否与融合教育先天格格不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规则影响激励;由此看来要想真正推动融合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应试的教育规则土壤无法生长出基于天性禀赋因材施教的融合教育。

稀缺——分配——竞争

教育是稀缺品(在许多情况下总是供不应求)。毫无疑问,融合教育的稀缺性要更强。而任何稀缺品都必然面临被分配,都存在确立分配标准的问题。一旦明晰的标准确立,有需求的人们便会通过竞争,努力使自己符合标准,以期得到分配。

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融合教育尚未建立起明晰的分配标准,融合教育这一稀缺资源存在较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部分省市、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享有优质的融合教育资源(师资、软件硬件设施、资金支持等);而之外的更大范围内融合教育却基本处于空白。涉及融合教育的教育政策要增多制定、加强力度,融合教育背景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培养,社会公众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了解要推进。教育的公平不仅要在普通生和特需生中贯彻,也要在融合教育内部贯彻。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浅谈动画专业就业 下一篇:浅谈老年大学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