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57例的影响

时间:2022-09-09 02:47:27

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57例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5 - 1845 - 02

【摘要】目的 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57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1年,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干预、定期监测血糖和体检干预,观察效果。结果 通过家庭护理干预,血糖得到明显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其治疗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两字─坚持治疗和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然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缺乏长期坚持的恒心和信心,对血糖的控制不利。本文通过对57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1年,使患者做到饮食、运动相对平衡、用药合理,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生活质量、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之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57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9岁,男30例,女27例;初中以下30例,以上27例;干部12例,工人14例,离退休28例,自由职业3例。生活方式:与家人同住。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无精神疾病及恶性肿瘤,无智力及语言障碍,知情并愿意合作。

1.2 方法患者干预前后治疗方案不变。家庭护理干预内容和方法:

1.2.1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识别并发症发生的先兆,提高家属对糖尿病的认知度,使其了解积极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1.2.2 心理干预(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指导,使家属给予患者关心、理解、支持;(2)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等方法来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随时进行心理疏导;(3)调动患者家属积极性,主动配合患者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3 饮食干预(1)鼓励患者遵守治疗饮食的需求,保持足够的热量和相对健康的体重;(2)家属协助患者严格计算糖尿病饮食量,依据体力劳动、体重计算总热量的摄入;(3)家属协助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安排每餐食谱,监督遵守糖尿病饮食;(4)禁烟酒。

1.2.4 运动干预(1)给予具体的运动指导,适宜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和糖的代谢,对血糖有较大影响,在餐后90min运动,不仅运动后当时血糖较运动前有显著下降,而且运动结束后30,60,90min血糖较运动前有显著降低;(2)帮助患者制定运动时间及项目计划表,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1~1.5h运动,这是降血糖的最佳时间,并有益于肥胖或者减轻体重;(3)家属监督和鼓励患者按计划表运动。

1.2.5 药物干预(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并解释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服药时间;(2)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正确服药,协助患者注射胰岛素;(3)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掌握三准一注意(时间准,计量准,剂型准,注意注射部位)(4)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2.6 定期监测血糖和体检干预(1)每周定期到医院检测血糖/1次,将每次的血糖值记录下来,根据其变化调整饮食种类、药物剂量、胰岛素的注射量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2)对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给予鼓励;血糖偏高的患者,及时帮助查找原因,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3)定期到医院体检,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1.2.7 组织与实施成立糖尿病患者指导小组,6名医护人员组成,全体成员负责制定糖尿病患者的全程治疗护理方案,每名医护人员上门查房家访1次/周,为患者的康复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指导。电话联系,经常提醒和督促患者遵守执行医嘱方案的情况,要求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支持患者,并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做详细解答。观察时间为1年。

1.3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基本知识包括:临床表现、并发症知识、生活规律及烟酒、体重控制、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尿糖监测、药物治疗、预后知识)。干预后的平均及格率由3.6%升至97.4%,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干预后依从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多,其中坚持定期体检比例由58.7%升至93.4%,执行饮食控制数由12.9%升至78.3%,坚持定期血糖监测人数由39.2%升至96.1%,坚持运动疗法人数由31.1%升至61.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干预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空腹血糖由干预前的11.3mmol/L降至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由干预前的12.7%降至6.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家庭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后1例并发症发生,干预前3例并发症发生,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由此可见,控制好血糖是重中之重。通过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具有了较丰富的有关疾病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获得了护理与管理的能力,使生活质量和糖代谢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3.2 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后的依从性要好,说明常规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实施家庭干预后效果更好。如治疗过程中的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1],而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的长期依从性低,有资料显示[2],只有6.25%的患者能基本做到一直坚持糖尿病饮食;72.92%的患者偶尔做到糖尿病饮食;20.83%的患者根本做不到糖尿病饮食。通过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在饮食治疗的过程中,根据血糖的变化及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种类,了解患者的感受,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增强患者坚持饮食治疗的信心,其依从性明显提高。

3.3 家庭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有资料显示[3],运动疗法与饮食控制和/或药物治疗结合可达到治疗糖尿病,减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还有研究[4]表明实施家庭干预措施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因为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本资料虽对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观察时间的过短,但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明显改善,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

3.4 家庭护理干预的主要体会糖尿病因慢袭发病、血糖易于波动又长期处于无症状以及与生活习惯和行为因素的密切相关等特点,使得家庭成为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的最佳场所,所以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是一种良好的健康宣教指导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共同宣教,强调家属参与和监督,改变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在实施家庭护理时,尤其强调要以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治疗为基础,因为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的紊乱,还可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通过家庭护理干预,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知率明显提高,自觉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丽凤.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4,29(4):241-242.

[2] 马爱霞,刘琰.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52-53.

[3] 周庆,孟晓敏,杨陆.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运动强度的选择.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1-2.

[4] 赵金彩,翟梅玲,赵莉,等.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1-2.

上一篇:浅谈静脉补钾局疼痛缓解的方法 下一篇: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