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信特色的发展道路

时间:2022-09-09 01:07:03

探索农信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探索“小银行+大平台”式的具有农信特色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效解决分散成员行社和大市场对接的矛盾,从而形成“小银行+大平台”的机制优势

2004年5月26日,江西省联社成立,拉开了全省农信社新一轮改革发展大幕。十年来,全省农信社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监管部门大力支持下,恪守“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宗旨,践行“推进规范化、提升竞争力、作出新贡献”三大使命,从一个积贫积弱、包袱沉重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充满竞争活力、最具成长性的现代银行,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 “脱胎换骨”的十年蜕变 回首江西农村信用社十年改革发展历程,可谓是浴火重生的十年、脱胎换骨的十年、浓墨重彩的十年、亮点纷呈的十年。十年前的江西农信社,不良贷款实际占比高达60%,历年亏损挂账近30亿元,严重资不抵债,多数成员行社亏损,损失准备几乎是零;2.3万员工中,高中以下近80%,亲缘化比例极高,服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相当多的法人机构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 十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着力破解“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人员素质偏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等五大历史难题,创造了两大历史奇迹:一是在国家有限政策扶持下,靠自身努力,把一个积贫积弱、包袱沉重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充满竞争活力、最具成长性的现代银行,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集体企业到市场经济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逐步转型;二是在坚持服务“三农”等弱势群体的同时,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走出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难题、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 农信社十年改革创造了奇迹,这十年对江西以及全国农信社来说都是一样的,是我们改革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也是质量发展最好的十年,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十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它到底来自哪里,为什么产生了动力?就在于它有理念的力量、机制的力量、管理的力量、创新的力量、执行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这六大力量支撑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过程中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二次变革”迎接新挑战 目前,农信社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去迈过一个非常大的坎儿,这个坎儿就是利率市场化。从2013年开始,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三期”叠加的时代,农信社未来该怎么走?特别是现在农村经济和金融体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带有苗头性的倾向,对农信社未来的改革和发展,可以说有相当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挑战,江西省农信社也研究了很多应对策略。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思路就是构建平台,实施“小银行+大平台”航母战略,形成灵活的机制优势。江西省联社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小银行+大平台”式的具有农信特色的整体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做强、做优省级管理和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十二大中心”建设,有效解决分散成员行社单个小法人和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建立农信社系统的“母舰平台”,从而形成“小银行+大平台”的机制优势。 在新的形势下,农信社改革进程要不断深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小银行+大平台”的改革发展思路。同时,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二次变革。如果说农信社成立之初是第一次变革,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二次变革。二次变革怎么变?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转变商业模式。往农村、往基层、往“三农”深度的根里面去扎。服务“三农”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没有离土离乡的人,正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种养殖业生产、农业生产加工的人;第二个方向是没有离乡已经离土的那部分人。我们已经开始在上海开展远程服务,要服务于另外一帮人。江西长期在外面打工的有360万人,正常的一般一年是620万人,有很多江西人在外面做得非常好。但是这批在外地创业、务工的人,在城市里面无法得到他们需要的金融服务,为了给他们提供金融服务,我们把服务延伸到了上海。 第二个变革方向是服务模式的变革。转变服务模式,把客户服务和客户管理体系真正建立起来。服务不仅要服务高端客户,而且要服务低端客户。服务我们的衣食父母,服务于让我们赚钱的人。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农信社一定要实施抱团取暖的发展策略。目前,我们是借助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台,或者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台,但是这些都还不够。未来各个省农信社之间一定要抱起团来。农信社现在已经做到第一大金融体,如果还是走各自为政、分散发展的道路,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口径,就发挥不出农信社体系整体的竞争力,就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任人宰割,甚至连基本的话语权都会丧失。

上一篇:社区银行进行时 下一篇:改革先行者的奋进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