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

时间:2022-09-09 12:13:19

基于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人及教育未来都有莫大帮助,尤其是医学院的学生,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格和人文关怀。主要从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相应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医风医德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21-01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生的人文素质更受关注,很多高校都将学生的人格修养作为培养重点。尤其是医学院,如今的医学水平越来越高,但医务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稍有落后,这就要求医学院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育范围,加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力度,培养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医务人员,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要求,进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层楼。

1.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医学是一门较重要而又特殊的学科,其重要性体现在与人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特殊性则体现在其属性划分,它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又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从人类诞生伊始,医学就随之兴起,在长期发展中,理论成熟,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复杂的医学体系,医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医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要求,医学开始呈现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医学从“自然人”转向关注“社会人”,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或医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人文关怀,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进而实现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1.2 有利于提高医学院的教育质量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针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各种不足,我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逐步实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医学院校同样如此,其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应与时代的医学模式相适应,当前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而医学水平都平分秋色,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学子,学校必须展开人文素质教育,将知识和人格修养置于同等地位。只有拥有了优秀的教育,医学院校才能进一步顺应医学发展趋势。

1.3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当前,各行各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而在人文社会,优秀的人才不仅是指一个人的智慧水平,而应综合其自身修养、道德素质、社会责任等诸多标准进行评判。以往的医学院校,往往将业务技能、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作为教育重点,而对学生的道德有所忽视,以至于许多人虽具有高超的医术,却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将病人视作生物体,而不是当成一个社会人看待,这与当前提倡的“人文主义”是相悖的。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则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从身体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进行全面培养,有利于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2.加强医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2.1 概况

某医学院建于1905年,占地2985亩,现有教职工84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了87% ,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共有23人,图书馆纸质藏书201万册,科研实力十分雄厚,另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在全国有近200个实习基地,与全国多家大型医院都保持着合作关系。在百年的发展中,学校顺应时代,积极探索改革,培养出各类医护人才达8万多人,为国内的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当前环境中,该校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2.2 具体途径

①重视医风医德

该院校在医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更加重视医风医德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培养医德情感、强化医德信念、养成医德习惯等内容。2012年,该校以班级为基础单位,以学生党员为骨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围绕医德这个核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将医德医风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该校还通过一些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并设立了相应的奖学金,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增强学生的医学修养,学校支持鼓励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帮助很多学生树立了“仁爱之心”。

②营造人文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及素养有着重大关系,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时,学校极力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每一个建筑、每一株花草都富有人文气息。为此,学校设置了草坪文化石,将医学界的典型人物浮雕馆作为学校的标志,道路、教室、宿舍、食堂等地皆设有警言牌匾,并留出一道“梦想墙”专门记录学生的梦想。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开班专业讲座,聚集名家大师,弘扬传统精神,打造现代新风;并组织社会各界人才举办联谊,加深学生的思考。

③完善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涉及诸多内容,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体系,该校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写作、临床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实现了学科交叉、文理互通的教育体系。此外,该校还十分注重医学实践,引进国际医学教育通用的实践方式,建立了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每年都要组织优秀的学子下乡进行义诊。

结束语

当前教育界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符合时代潮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医学院的教育水平意义重大,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和修养,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强.新时期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20(7):140-141

[2]魏寒冰,马晓玲,王慧.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5(10):213-214

[3]田丽霞.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3,27(9):144-145

[4]孙娟.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9):143-144

上一篇:“语文创新写作的成功之路”初探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适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