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09-09 11:38:08

谈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只有把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好,才能给道路基层、面层奠定良好的基础。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工艺比较复杂,在施工中会受到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只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能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的一些经验、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及体会,提出了路基工程施工的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06

1、 路基工程的质量目标要求

1.1 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车辆荷载由路面传给路基,在路基路面结构内部产生应力、应变及位移。如果路基结构整体或某一组成部分的强度或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应变及位移,则路基结构会出现沉陷,致使路表面出现断裂、波浪或车辙,使路况恶化,服务水平下降,因此要求路基结构整体及各组成部分都具有与行车荷载相适应的承载能力。

1.2 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面地层结构的受力状态,在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前,路基结构暂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路基结构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1.3 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结构受到大气温度、降水与湿度变化的影响,结构物的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处于另外一种不稳定状态。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受到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1.4 路基应确保排水畅通

路基施工应自始至终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前,应首先设置完善临时排水系统。永久排水设施应确保排水通畅,并力求内在及外观质量优良。

1.5 上、下边坡稳定美观

上边坡防护应首先确保安全、耐久,同时应注意施工质量的内实外美;下边坡防护的型式较多,在确保施工内在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工程外观质量。

1.6 小桥涵应内实外美

小桥涵的施工,应做到内实外美。以往小桥涵的施工,往往不够重视,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外观质量往往较差。

2、路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重视和加强地质调查工作, 是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在施工前了解公路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荷载预压、置换、挤压等既经济合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避免因地基承载力不够所引起的路基危害。其次是采取恰当的施工措

施,确保路基具有稳定性。第三是严格控制路基填土厚度与质量,路基土不得含有垃圾等杂物。第四是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严格控制路基材料的含水率,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路基的整体性。五是要避免边坡的塌方危害。

2.2 重视和加强路基冬季冻胀翻浆的保护工作, 是提高路基强度,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环节。冻胀翻浆是冬季寒冷地区公路特有的路基通病。路基附近存在表面积水及地下水是形成翻浆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把改善路基排水条件放在首位,最有效的措施是使路基满足最小填土高度以减少地面积水及地下水毛细上升作用的影响,使路基土的含水量降低。另外采用粗粒土填筑路基,可以减轻和防止冻胀翻浆的发生。

2.3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4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详细了解各段的填、挖情况,地质情况,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应及时上报业主,妥善处理。

2.5 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盐渍土,膨胀土等)必须予以清除,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程度,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2.6 做好各种材料与机具设备的购置、采集、加工、调运与存储,以及生活后勤供应等物质准备工作。为使供应工作能适应基本工作的需要,物质准备工作必须制定具体计划,如劳动力调配、机具配置及主要材料的供应计划等,这样施工组织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3、路基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3.1 挖方路基的质量控制措施:路堑开挖,应在全横断面进行,自上而下一次成型;路堑底面土质坚实,应尽量不扰动,予以整平压实,如果土质较差,水文条件不良,必要时还要翻挖,重新分层填筑、换土或进行加固处理,采取加铺隔离层,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根据挖方数量的大小及施工方法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根据挖方材料性质的不同,确定合适的挖方机械作业方式或合理的爆破方案;废方一般选择在路旁低洼地,就近堆弃,堆放应满足相应要求。

3.2 填方路基的质量控制措施:事先应拆除填土范围内的地表障碍物,包括原有房屋的拆迁,树木和丛林茎根的清除,以及表层种植土、过湿土、杂物等的清除;在选用填料时,要严格把关,对塑性指数等超过规范要求的不允许做填筑材料;要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应尽可能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根据施工工艺确定合理的分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过湿填土,碾压后形成弹簧现象,必须挖除从填,必要时可采取其它相应的加固措施;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与路基填筑的不均匀有很大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路基填筑的均匀性控制。

3.3 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根据施工进度及运距要求,确定运输车辆数;运输前对车辆性能进行全面检修,使用性能良好的运输车,防止运输过程中车辆因故障停车;运料途中运输车辆不得随意停驶,保证匀速行车,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车;做好运输车辆的调动工作,确保运力满足施工要求。

3.4 路基碾压的质量保证措施:碾压时应根据土的种类,选用适当的压实机械;按先轻

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作业原则进行碾压;在施工中对土的含水率必须严格控制,及时测定、及时调整,碾压含水率过高的土时,必须经翻晒后再碾压,如土的含水率过小时,可用洒水车洒水后再碾压;为了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高程;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段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碾压时,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轮宽的1/3,保持压实均匀,不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

4、结束语

从路基重要性看,应加强其施工管理,在路基施工工艺上,有着发展提高的空间。如果能从上述的诸多方面加以注意并努力改善的话,一定能取得良好效果,并提高工程质量。

上一篇:浅谈加气砼砌块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型钢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测量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