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9-09 11:06:02

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摘要:湿地公园与其它天然湿地最大的不同是位于或邻近城市,并受城市环境系统、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形态的极大影响。本文就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积极作用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城市建设中可以大力建设湿地公园,使其发挥对城市发展的经济作用。

1 湿地公园概述

湿地(Wetland),广义上的概念即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m以上)以外的所有水体及沿岸都可称作湿地。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包含以下4个要素:(1)建立湿地公园时,应当选择具有明显湿地景观的区域,同时拥有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国内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湿地公园应当是水乡泽国、百鸟翔集、芦荡深幽、水洲纵横交错、野趣盎然,当人们漫步于湿地公园时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2)为了能够有效建设和管理湿地公园,应当明确湿地公园资源权的所属关系。作为湿地公园的管理机构,应为资源权的所有者,可以依法管理湿地公园。(3)管理湿地公园时,应当有完善的管理机构,该机构要适应现代化的投资形式,明确管理制度,避免因湿地公园资源所属关系而出现多头管理,导致缺乏有效管理。(4)湿地公园应当使用完备的配套设施,使游人在公园内感觉到安全、愉悦和舒适,让其真正感受到湿地公园的魅力。

2 加强湿地公园建设,发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2.1 保护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完整性

以湿地保护为基础,采取积极的保护方式,营造各类湿地物种的最大生存空间与环境空间,将生态环境的恶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严密监控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区物种造成的损害。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物种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通过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充满浓郁自然气息的原生态特点,将是湿地公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保持湿地公园与区域生态的空间连续性与生态连贯性。合理使用湿地动植物资源与水资源,保护内部水系自然布局肌理不受破坏,合理利用湿地开展旅游观光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建立湿地缓冲保护地带,确保生态走廊的通畅,水域与陆域环境的整体性,减少人工设施的搭建,避免因过度干扰,造成环境退化,确保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协调区域发展

妥善处理湿地公园建设与区域乡镇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自然景观恢复与人文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既要使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其湿地基本特征相统一,体现特色鲜明的自然元素,保持生态环境的真实性与原始性,又要注重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符合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与传统习俗等文化特色,体现地方经济、社会、生态与文化共同发展的新面貌。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相关旅游观光市场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与湿地公园主题性,强调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的趣味性,体现时代特点,现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多渠道突破、多产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精心设计、周密建设,使得湿地公园能够成为代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的一张名片,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标志。

2.3 提升保护湿地资源的主动性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社区参与溪湿地资源保护工作,邀请社区居民对湿地公园规划全过程的参与,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及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获得社区对湿地公园保护及发展的支持,让规划的成果更好地体现社区居民的利益和愿望,从而实现双赢效果。科学预测与控制社区人口规模,兼顾居民的权益,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对湿地公园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政府给予补贴,提倡居民异地搬迁,对湿地生态保护无实质促进作用的相关产业与项目要严格限制,对污染超标项目要坚决予以关停并转。提升湿地公园环境卫生质量标准,根据景区游客接待量,合理增加环卫工具设备。合理规划建立垃圾中转站与处理场,公园旅游废弃物与社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统一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储运、环保处理,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及时清扫,改变目前垃圾处理效率低下与污染环境的现状,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与专业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考虑自然资源、场地特征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并结合新兴科技手段来发展。同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并在保证其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其它功能,逐渐由单一功能型向综合功能型转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上一篇:基于静态小波分解的空间滤波信号降噪方法 下一篇: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