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

时间:2022-09-09 10:58:33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

摘要:生物学的基础是生物概念的学习,同时也是生物学范围的基本语言表达单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学科素养。基于此,探讨有效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方式对于生物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生物的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使用显得很欠缺,还有对生物过程中实验探究的使用也不是太好,想要在生物学习中完全掌握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学生组要建立科学的生物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生物学科价值观,会使的生物核心概念教学顺利进行,又可以更有效的提升生物教学的教学质量。探究有效的核心概念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概念图,加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康耐尔大学的Novak首先提出概念图(concept map)这个新名词,并且慢慢的将这个新名词渗透到课堂上去。概念图的制作包含四个基本点: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建立概念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可细但应该过粗,可小但是不宜过大,重视自主构建。概念图将知识转变成可视化的一种工具。一般把某一相关的主题概念放置在方框或者圆圈之中,用线条将有关的概念和题目连接起来,并且在连线上标注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图可以更加直观的向大家展示知识的结构,从而形成先关知识的关联并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建设有意义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对现有的知识概念进行学习和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习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建立概念的过程,向自己的网络概念中不断的添加内容。

二、充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生物学生中所涉猎的内容和概念都是相对比较抽象,难懂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把握相关的知识。教学应该积极的思考,如何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的通俗易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在教育领域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充分的借助新媒体技术,对学生的疑问及时有效的解答。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清晰、明确的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切实的掌握知识的实质。比如,“基因的表达”的概念,从分子水平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行表述,但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想象到具体的形式,所以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内容以动画、或者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系统的为学生展示了“转录”和“翻译”过程,让学生更加形象的感受到这一过程发生、场所、条件和产物等两个过程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将意义相近的、易混淆的概念做对比

对比就是将相关的一些知识或关系较为密切的概念或者知识,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进行逐个对比,在其中找出一些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确定其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将意义相近或者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区分开来。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对新接触的概念进行巩固和加深印象,同时也可以对已有的概念进行温习。比如,光合作用的概念,学生可以从反映的场所、反映所需的条件、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相对变化四个方面和已经学过的呼吸作用进行对比学习。通过对比,学生不仅可以精准的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了解光合作用是以水和二氧化碳等作为基本原理进行反应,并且掌握叶绿体是借助光能合成糖类等物质释放和储存能量的过程。

四、有效的借助科学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回科学家所处的年代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科学家研究的时代背景下,并且体会到在当时的环境下,科学家是如何将这一科学原理提出和验证的,充分的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意义。孟德尔遗传规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时候,他充分借助到“假说-演绎”这一个经典的科W方法,对已经看到的现象借助假说进行解释,并设计一定的实验对此假说进行验证。而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候,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减数分裂的概念,这两者所处的情况比较类似,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站在孟德尔的角度上进行问题的思考,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看到子一代全部是高茎,但是在子二代却又出现了高茎和矮茎,对出现的这种情况应该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如何进行解释说明,解释是否合理和如何对提出的解释进行验证。但是由于课堂环境有限,在验证假说是否成立的过程中,通过带引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性,从而让学生明确遗传基本规律及“假说-演绎”的方法。也实现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充分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生物科学的好习惯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教学目标。

五、强化教学反思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学案,在教学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以实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思想。例如在学习酶的功能这章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掌握了基本概念,但是对酶的来源、生成、作用以及高效性有一个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在学案设计中也对酶作用的探究性、对照性实验方案设计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课后教师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习题,增强学生对V型图实验报告和概念图有更深的理解(因为在之前学习中,学生对V型图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就会显示出一些问题,首先是酶这章节的内容不但有理论知识还有V型图实验报告和概念图,又给学生增加了两个探究性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案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点忙乱。这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课后练习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酶核心概念的理解。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是对核心概念进行基础的、系统的、综合的学习。便于对高中生物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有效的总结。但是教学终究是一种方式,教师也无法具体确定教学效果。所以在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者不断探究、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达到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宇.快乐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05).

[2]黄丽坚.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06).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 下一篇:小学留守儿童的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