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

时间:2022-09-09 09:14:13

浅谈初中语文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但由于教学时间,每天有时只有45分钟,如何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让孩子获得最多的知识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和自己的一些感悟,认为初中语文进行有效性教学,应该从备课、因生制宜,制定学习目标、科学设计教学问题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差异性;新课程

教学有效的核心思想是教学的效果,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的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教师教学时是否认真,而是指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学到东西了、学得好不好[1]。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者是学生学习后没有收获,那么这种教学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很辛苦,但是却收效甚微,那么这种教学效果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学生有没有进步或者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呢?我觉得应该从备课、 因生制宜,只等差异性的学习目标、科学设计问题三个方面进行。

一、有效备课,提高教学效果

有课就必须进行备课、准备教案。不管是早读课、作文课、作文讲评课、各种作业课、复习课、等其他各种评讲课都是课,都应该有相应的教案。这些教案可以按照不同的专项进行分册,或者是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来依次书写。以早读课为例,早读课备课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内容?一是应该确定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缺乏足够的动力,从而让早读的实际效用降低,让早读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每一个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在布置早读任务时应该有的放矢,让早读起到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布置一些诗歌、文言文和比较重要的语段要求学生记忆并背诵,并告知学生这些段落或者文章会进行听写或者是抽背。同时还可以培养一些优秀的领读员,防止学生出现早读跑题的现象。二是必须明确早读检查目标的方法。布置完早读任务目标后应该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检查,可以直接在课上对所读内容以朗诵、背诵等形式进行抽查或者是普查,以将学生的早读成果及时的反映出来。三是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纠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性错误,应该单独对学生提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是班级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则应该在课堂上公开的指出来,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知错、改错的过程中逐渐的进行提高。四是设置各种活动,提升学生对语文早读课的兴趣,如朗诵比赛、背诵比赛等。例如对于古诗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比赛: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看哪个组能背出某诗人(如杜甫)最多的诗篇,或者是比赛背带有某个字(如“松”)的古诗。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课文上的各种精彩对话进行掌握,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要求学生仔细的体会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早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早读课的重视程度,在早读课上教师必须做好表率作用,教师应该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因生制宜,制定差异性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家庭背景、成长的社会环境不同,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以及享有的知识能力,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有效教学则应该在学生能够到达基础性目标的前提下,制定通过学生的努力能够实现发展性目标[3]。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基础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以下几点:(1)学习字词,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4)学习课文细则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这些目标都是从这一篇课文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学生着还可以制定出更加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本人及他的其他的一些作品(了解鲁迅本人则是主要了解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及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2)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体会鲁迅先生写作的精妙手法,并学习鲁迅先生的精妙写作手法。对于后面的两点教学目标,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有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许会很吃力,同时也有可能对语文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达到开始的基础目标就可以了。

三、科学设计课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要求虽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加强引导,促进有效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当科学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突出对教学目标的掌握。尤其应该避免:(1)随便发问,问题的内容不当;(2)自问自答,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着说“单口相声”的习惯,问了问题后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自顾自的继续往下讲;(3)问题内容含糊不清,让学生部弄不清楚问题的具体含义;(4)问题缺乏灵活性与启发性,不能激发学生思维。

四、结语

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教学更加有效。初中语文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面对的课题。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和实践,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有效,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4):130-132.

[2] 冒刘美.刍议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10):15-16.

[3] 马寿群.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08,(Z1):108.

上一篇:每一天美一天 下一篇:用向上向善的心汇聚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