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沼气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初探

时间:2022-09-09 09:11:54

基于能力本位的沼气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初探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关键,它决定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适应性,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沼气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沼气生产工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沼气技术及产业发展特点,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实现教、学与沼气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能力本位;实践教学;沼气技术

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52-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沼气技术》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岗位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接受沼气技术职业教育,掌握沼气生产与管理的技能技艺,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择业竞争力。几年来,根据沼气生产工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沼气技术及产业发展特点,笔者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整合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分析能力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抓紧建立更新教育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沼气生产工职业岗位对微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将原有的基础性实验整合为综合性实验(图1) [1]。将学生分组(3-4人/组),学生可根据喜好选择一种样品,如:花园(苗圃)中的土壤、水塘(阴沟)底污泥、垃圾堆底层污泥等,从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并进行保藏,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将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分别培养观察。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特别是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环境下是不一样的结果有了直观的感受, 对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若样品中分离不出相应的菌种,请学生结合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然后由实验室提供菌种,保证其他实验项目的实施。通过实验项目的整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

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将理论变成实践的一个平台,是一种“观与外,省于内、修于己”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学生将所学技能与社会接轨,进入“社会人”的角色,提高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渠道。

3.1利用实际工程实施现场教学

2005年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柳州桂中商贸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柳州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绿能公司”),从事沼气工程建设。专业教研室与“绿能公司”合作,以公司承建的沼气工程为载体,采用“现场参观+技术讲解+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力图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通过施工现场教学,学生对“工作(过程)”有了切身的体会,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与职业岗位的要求基本实现了零距离。

3.2走进能源生态村实地考察

近年来,广西完成了以沼气为重点的100个能源生态村、50个能源生态乡和20个能源生态县的项目建设,推广了北流、武鸣、浦北生态家园建设成功经验,在60多个县实施了沼气国债项目和生态家园建设。多年来,这些村屯都大力推广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模式,把沼气技术与养猪、养鱼、种菜、种果结合起来,沼气用于炊事、照明,沼液、沼渣回田下地,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增收。利用沼液、沼渣作为水稻、蔬菜、水果、蘑菇等农作物的肥(养)料,大大减少化肥用量,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农产品品质,是实践充分证明的一条绿色生产之路。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特别是在考察过程中参与农户利用沼气、沼液、沼渣的种(养)实践等,对提高他们实践技能有着极大的帮助。

3.3利用寒(暑)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不可能把所有的实践技能都教给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必要也是可行的。几年来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了“沼气池建设情况”、“发酵产物综合利用”、“沼气池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社会调查。通过调查走访,不仅学生的交际能力、独立能力、协作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明显提高,而且还能通过调查实践的体悟积累或多或少的工作经验,也加深了对《沼气技术》课程、国家“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及“生态家园建设”政策的认识,明确沼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效果分析

通过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学到的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而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接触了真实的工程项目(工作过程),学生对工作过程、教学内容都有比较强的直观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较高。通过实践使学生体悟积累了初步的工作经验,增强了社会适应力,进而基本实现了教、学与沼气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参考文献:

[1] 沈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15-110.

[2]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沼气生产工(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9:28-122.

[3] 张全国 .沼气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29-137.

[4] 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材料[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6:31-153.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感染的诊疗报告 下一篇:试析自主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