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分析文章的过渡和照应

时间:2022-09-09 07:15:19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文章的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文章段落、层次之间的桥梁,恰当、巧妙的过渡,可使文气连贯,布局缜密,转承自然。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落、句子或关联词语。记叙文中的过渡,其主要作用是: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叙述、议论、抒情间的转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交代、说明有关的记叙要素。

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看开头与结尾照应;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安 宁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亦无法找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当民工,风餐露宿。每个月领了钱,父亲便会定时打到她的卡上。

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那些总能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或是打来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一股脑儿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羞涩无比。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好像远在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父母什么时候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这也是父亲曾给她的理由。父亲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应该是借了别人的手机。父亲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下“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了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但没有想到,她却以一种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她完成了所有工作打算回到座位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跑去围观,发现穿着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地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的民工,一哄而上,试图反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门卫拉着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的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一幕。

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钉子给钉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最终,在拥挤的人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她的泪水终于哗哗流了下来。

她从没有想到,父亲离自己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16期,有删改)

1.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2.从文中找出与最后一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结合文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上一篇:“鬼屋”历险记 下一篇:喧嚣过后是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