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扬州沿长江船舶业发展思考

时间:2022-09-09 07:03:55

“十一五”扬州沿长江船舶业发展思考

由于沿江地区基础条件较好,扬州市沿江地区已成为造船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集中了全市90%以上的造船能力。据统计,仪征、邗江、江都三地沿江一线,共有造船企业120家,其中长江沿岸36家,内河84家。

目前,船舶制造业正成为扬州沿江开发新的增长极和仪征、邗江、江都三地支柱产业之一。我市沿江造船业已呈现出外资、民资齐上,远洋、内河并举,大船、特种船、集装箱都能造的喜人局面。初步分析,与南通、泰州相比,扬州造船业有如下发展优势:

一是造船传统悠久。扬州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水上运输要冲。早在汉代就建有“广陵船宫”,唐代扬州设有十大官营造船工场,是当时重要的造船基地。据考证,鉴真东渡海船就是在扬州新河湾建造的。

二是产业基础雄厚。江扬船厂、江都船厂的辉煌,一度造就了扬州江苏造船第一大市历史,也为扬州造船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熟练工人,具备承接大规模产业扩张的条件,能够满足世界造船业转移的客观需要。另外,扬州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为造船业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

三是船舶企业数量多。沿江内河船舶企业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大小船舶企业200多家。数量较多的造船企业的存在,使部分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可能。

目前,南通、泰州、扬州三市沿江地区已成为江苏造船业主战场,三市造船总能力已占全省90%以上,三市造船业竞相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南通、泰州船舶工业强劲发展的压力,已使我市船舶工业发展优势不足,并加大了我市船舶工业与其差距。经综合比较分析,扬州船舶产业发展存在三大制约因素,即:地理条件制约、产业体系制约、大企业发展受挫带来的制约;四大差距,即企业运作差距、规模企业差距、项目体量差距、园区建设差距。

为使我市沿江造船业健康快速发展,缩小与南通、泰州船舶产业的差距,我认为必须加紧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合理定位船舶产业。根据沿江三大船舶园区规划和投资趋向,“十一五”末沿江总造船能力将达到500万载重吨,制造主业及配套产业实现年产值近500亿元,力争到“十一五”末扬州市成为“长三角”重要的造船基地。在追求总量突破的同时,更要注重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错位发展,走科学化、精品化、高效化造船的新路。大力发展大型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等高附加值远洋船舶,以及海洋工程船、浮船坞、高速船艇等特种船。随着中西部开发及国家内河运输船型标准化的实施,扬州市中小造船企业可大力发展内河船舶及适于长江中上游运输的浅水宽底船。

二是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南通最大船厂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泰州最大船厂新世纪造船股份公司全是外来投资的企业。项目是打造船舶产业集聚的物质载体,也是船舶产业实现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和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关键。扬州船舶工业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大公司、大项目、大投入。就地区而言,目前仪征船舶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已有突出成效,总造船能力显著提高,成为仪征目前最大经济亮点;就企业运作而言,大洋船厂的成功为我市船舶工业转型及再次崛起奠定了基础,中海投资30亿元重组江都船舶集团公司(含亚海造船),将会为我市再塑一个“大洋”,使我市由“造船大市”快速发展为“造船强市”成为可能。鉴于投资体量较大,中海项目在用地、项目审批备案、优惠政策等方面需要省、市政府关心支持。

三是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园区是培育船舶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应进一步完善充实细化船舶产业规划。要制定相关鼓励和限制政策。引导内河、沿江中小造船企业向园区集中,向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限制沿江地区小公司、小项目、小投入,以保护有限的岸线资源,鼓励中小造船企业走专业化配套之路,为大中型造船企业建造分段、专业安装等协作配套。

四是搞好沿江岸线规划。扬州市深水岸线有限,据了解,邗江北洲工业园已无空余深水岸线。为保证为船舶工业发展备足岸线存量,建议由经贸、水利、规划部门牵头,对我市沿江岸线状况进行调查。坚持“浅水浅用、深水深用”原则,邀请长江委员会对我市适合造船的沿江区域进行联合论证和规划,以此为基础,完善各地沿江造船工业园区规划,特别要杜绝船舶制造业“小、低、散、差”发展模式。采用长江深水岸线“论米”占用的做法,占用每米岸线投入不少于100万元。在深水岸线新建船厂实际投入不少于5亿元,并严格把关。占用浅水岸线新建造船企业,必须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双密企业”,所造船型必须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船舶或特种船舶。目前,仪征沿江小船厂拆迁要价基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行业整治和企业搬迁入园的成本较高,需要专门研究有关问题。

五是强化领导健全机构。为加强对船舶产业集聚的组织领导和整体推动,提高开展船舶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系统性,可借鉴南通做法,成立扬州市船舶工业发展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内)。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组织经贸委、发改委、外经贸局、船舶工业园等部门,定期研究船舶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船舶企业发展碰到的难题,积极营造船舶行业加速发展的氛围。

(作者单位:扬州市经贸委)

上一篇:新形势下县域统筹发展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应呵护中国民族啤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