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健康先行

时间:2022-09-09 06:35:28

旅游度假健康先行

随着天气变暖,不少人选择走出户外,亲近大自然;有的一家人齐出动,有的则是同学、朋友、同事结伴而行,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天真可爱的孩子,甚至才几个月大的婴儿也被父母抱着一起爬山,或到城市周边游、郊区游、农家乐等。然而,在畅游美丽风景、锻炼身体、品尝乡村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防病。

外出旅游备用药品

外出旅游的必备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特殊健康状况,带上相应的药品。如有心脏病、哮喘病史的人一定要带上对症的药。

预防感冒

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如中药制剂,可以应付一般的感冒症状,而且较少有副作用。坼热镇药可以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组胺拈抗剂可以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并有轻微的镇痛作用。

预防过敏

要带上息斯敏和扑尔敏,适用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药物或食物过敏。与解热镇痛药同服,可以控制感冒时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消化不良:应付这种状况,可以选择食母生或乳生这些维生素类、有益菌类的消化药,但不能与抗生素、抑菌剂等合用。还可以选用由慢性胃炎等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肖烧灼感等的药。

预防腹泻

一般选用黄连素片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腹泻,或者选用中药类丸剂治疗。

准备了以上药品,还不是足够的,还要准备以下药品: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清凉油,用于应付蚊虫叮咬、头晕;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人眼;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此外,还要根据旅游的时间和内容准备有针对性的药,如天热应准备麓香正气水、仁丹等应付中暑。

选择合适的鞋袜

在野外活动,保护好你的双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野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行”。鞋袜的基本功能就是用来保护你的双脚,但如若你选择了不合适的鞋袜,那作用可就适得其反了。野外活动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鞋袜呢?

鞋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穿鞋都有讲究要合脚,而野外活动时穿用的鞋却不能太“合脚”,而是应至少比平时穿的鞋子大一号。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张,如果你的鞋穿上时感觉正好,那么步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有些挤脚了。通常我们去户外活动都会选择旅游鞋,因其柔软、舒适,便于行走。一般的户外活动旅游鞋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山地旅行,地形比较复杂,尤为常见的是碎石坡路,这时旅游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极易导致脚部甚至腿部的伤病。因此,山地旅行应选用硬底皮面的高帮登山鞋。

袜子

野外活动以穿纯棉制的袜子为最佳选择。它柔软、吸汗,使你的脚部时时保持干爽。野外活动袜子应多带几双备用,因为难免会遇到打湿鞋袜之类的意外。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穿着湿袜活动的滋味可不太妙,对健康也极为不利。一双合适的鞋加上柔软千爽的袜子,你的户外活动就有了最初的保障。

预防“旅游汽车病”

车内的空气要新鲜

车厢内人多,人体代谢产物也多,其中尤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当空气巾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时,人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感,加之汽车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以及有些人在车上吸烟,均使车厢内空气质量下降。因此,车窗要适度打开,通风换气,车厢内空气新鲜,才能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预防晕车病

为了预防晕车病的发生,可在开车前半小时,服用乘晕宁。在旅途中要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靠窗掎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头痛、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包苍白等症状时,应闭目仰卧,保持安静,可用冷毛巾敷前额或坐在靠窗处,保持空气清新、流通。

谨防传染病

车厢是公共场所,乘客中有患流感的,可通过淡话、打喷嚏、咳嗽等将细菌或病毒传染给他人。另外,车厢内的拉手、椅背扶手、车窗等部位,均有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报道。车厢内人多,加之有乘客随地吐痰,更增加了传染疾病的机会。

很多老人都喜欢郊游,可是从市区到郊区,或许要经历2小时甚至更久的车程。由于老年人颈、瞍椎已有退行性改变,所以坐车时要经常变换姿势,可不定时起来舒展一下身体,否则会出现头晕、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甚至诱发心绞痛。

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疲劳

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即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防脚起泡

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的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起泡。

防寒暑

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沣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胃药、防暑药和外伤药。

老年人参加旅游,地点要根据身体情况来定。老年人最好选抒离家近、旅游设施较完备的景点,如果喜欢登山则要选择山势缓和、海拔不太高的山。

子女陪伴老人外出时,要给老年人留有允分的休息时间,出发前要了解气候情况,如果天气变化太大或气温突然下降,建议老年人不要外出郊游。老年人下山时最好拄拐杖来减轻膝关节负重,一目,发生关节扭伤或骨折,应立即停止活动,冷敷患部或拨打120、999急救电话。郊游时要注意多喝水,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诱发血栓性疾病。

乘飞机防病须知

防晕机

晕机呕吐是平衡器官紊乱,身体适应较差的缘故,一般只要保持镇静,排除杂念,服些防晕车船药就会平安无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会晕机,最好在登机前15分钟服药。

防旧病突发

飞机起飞、降落、上升、下降、转弯、颠簸等飞行姿态的变化,以及飞机在穿越云层时光线明暗的快速变化,会刺激一些疾病发作。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病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轻度脑震荡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少量镇静剂,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不乘坐飞机,因为咽鼓管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防航空性中耳炎

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张嘴和吞咽。张着嘴或一个劲地吞口水,当然也能起预防作用,但毕竟欠雅观。所以航班上一般都忠不了给每位旅客送一小包包装精美的糖果,这道理就在其中。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常开。嚼吃是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最有效办法,也是最令人轻松愉快的措施。若感觉症状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人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

应急处理措施

在野外旅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放,下面介绍几种应急措施:

毒蛇、昆虫咬伤

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就会死亡。这时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1厘米、深0.5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如口腔黏膜没有损伤,其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所以不必担心中毒。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刺拨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骨折

骨折或脱臼时,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捧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同的担架上固定,不让身子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食物中毒

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保健 下一篇:治病需要按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