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与河南豫剧

时间:2022-09-09 04:46:37

水墨画与河南豫剧

中国的水墨国画和河南豫剧,均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艺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画论与豫剧戏曲创作理论原则是相通的,中国画与豫剧是同源的,都是民族审美文化与心理的产物。

一、“神”韵

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是以工笔和写意见长,讲究笔墨的变化,气韵生动、写意传神、色彩兼备。中国画利用传统的笔墨程式,充分发挥勾、皴、点、染等水墨技法及其特点,通过物化的形象、主观的色彩以及诗词、书法、篆刻等创作元素的融入,使得中国画不再只是描绘物体的客观形象,而是为画面意境服务,并反映画家的情感和表现意图,达到笔墨传情、借物寓志的目的,创造出韵味悠长的艺术形式。

戏剧本身是一门写意的舞台艺术,戏剧的虚拟性、象征性和夸张性的表现手法同国画夸张变形的写意手法有着相似的艺术本质。豫剧艺术是综合唱腔、音乐、语言、念白、舞蹈、武打身段、脸谱、服饰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豫剧表演者的一举一动,都要和着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做出舞蹈化的身段,借助道具从规定的程式中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与生活。

中国画的章法严谨饱满、简约而概括,特别讲究布白,看似空白实则有更丰富的内容。传统豫剧舞台的舞美设计讲究“写意”美学的原则,如同国画之经营的留白,删繁就简、以无胜有,虚实结合、层次分明,道具简洁、传神、有效。豫剧的这种以简代繁、以虚表实、以意传神、简朴生动、空灵大气的独特舞美设计,重点开拓的是夸张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是与观众的交流,同时也为演员的表演留下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笔墨与技能的结合

欣赏中国画和中国豫剧要看技能和表演是否传神。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笔墨变化、气韵生动,以写意见长,强调以形写神。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概括能力很强,画家通过人物的面部特征及服饰特征,通过大胆概括的点线造型、酣畅淋漓的水墨着色、渲染等技巧,重点刻画人物的神态。国画注重用笔用墨的趣味和美感,没有笔墨的神韵就没有呼之欲出的人物的神韵。

笔墨之于国画,颇像演技之于演员。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手法同戏中角色具备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一整套传统豫剧表演程式和表现技艺来表现人物神韵的艺术手段相一致。豫剧演员对戏中人物的塑造,对人物的精、气、神的准确理解与把握,生动、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在的神韵、情感、心理活动。从演技到神韵的升华,不仅是欣赏者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演员不懈的艺术追求。因此戏曲人物散发出的是一种动态的、内在的美,是韵味、戏味、品位和谐融合的美。而豫剧中的人物塑造和水墨中的五彩相似:窗体顶端。

三、形式上的结合

豫剧的每个行当在演唱技巧上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同一行当的不同演员在演唱细节的处理上也各有韵味,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唱腔流派。多种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使各个角色行当有着丰富、变化的声音色彩。豫剧各行当的划分和其它剧种类似,但在演唱技巧上,每个角色行当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演员的唱腔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构成了豫剧唱腔特色的重要因素。

而国画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如: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还有文人画等都是国画多种多样的形式之一。而青山绿水画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

豫剧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中的许多宝贵精神财富在豫剧剧目中都有所体现。如广为流传的《愚公移山》、《木兰从军》、《岳飞刺字》等剧目表现了顽强斗志和献身精神、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中原文化在发展实践中,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在各区域文化中传播接受。那些能够广征博采、顺应时展、受到群众喜爱的剧种均能扩散发展。长期以来,豫剧塑造了一大批为广大戏曲观众所熟知和喜爱的戏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已经成为豫剧艺术的象征和标志。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使豫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豫剧和水墨国画两种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都非常注意艺术本身的规律。戏剧演员讲“先学无情后学戏”,抛却自身好恶,入戏方能成戏;中国画讲“先学无物后学画”,两眼不见现实物象,满目笔墨,才能直抒胸臆,抓住最精彩的地方,方能成画。

豫剧与国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价值与内在精神是相通的。以戏入画、以画品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从笔墨传神进一步体会东方文化,在美学上不断加强对“意”与“神”的追求,方可更深地体会戏情墨趣。

艺术不分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琢磨、体悟和深思。它们共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人类的精神支柱,需要我们大力地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河南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沙孤堆小学)

上一篇:敢问作文路在何方 下一篇:反比例函数中“K”的性质对面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