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生物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

时间:2022-09-09 03:58:11

浅谈中专生物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高热”的升温。进入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所以对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视。而中专教育教学是培养特色化人才,对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中专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中专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中专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活动中上好本门课程,对于促进其他科目的教学质量,提高整个中专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学活动中,生物课堂往往被很多学生忽视,学生学习兴趣提不起来,如果教学方法不妥当,教学活动显得十分被动,教学质量使得其反。根据本人的教学观察,中专生物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主要表现以下方面的心理特征。

(一)盲目性。进入校门,不是为了学习,或者进入校门不知道自己怎么该学习,这个心态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学生读中职,是不想太早就业,有些呢,则是觉得在家里自己一个人也不好玩,因此,要是你想学生来学校是很容易的,但是想他真的学到一点知识却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中间有部分人有没有任何学习目标,就更别说什么进取心了。

(二)偏离性。在中专生物课堂中,许多学生与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学习思维与教师讲解存在较大的偏离,课堂教学气氛不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这主要是生物课程没有完全得到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加之受教学活动乏味、枯燥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惰性,不善于思考。

(三)积极性。由于基础差,从小到大多数都是从初中或者高小开始,中专学校学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都不是因为自己想要来到学校,或是喜爱这个专业,多数都是家长要求孩子来学校,没有学习的兴趣,后面的学习就成为了难题。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变得很难。

二、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

(一)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动向

中专生物课堂,主动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心对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校正教学模式。如果抓不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得到满意的教学课堂质量那就是事倍功半了。在生物课堂中我们要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重点观察一是学生的学习反应,看学生学习反映是什么,是不是很强烈,从而得知学生学习兴趣浓不浓的问题;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学生态度是好还是坏,是端正还是回避,从而得知学生愿学还是厌学的问题;三是学生的学习情绪,看学生情绪是低迷还是高涨,是主动还是被动,从而得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不高的问题。其次,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主动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掌握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全面的了解和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抛弃陈旧观念,树立教学信心和决心。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分类指导、个别对待、整体发展的原则,加强课堂教学创新,不断活跃气氛,增强课堂互动。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立足点,以教材为核心,用情感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跟踪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教学要求,积极鼓励学生学习,使生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无不证明,一堂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归功于教学设计,只有精心设计教学课堂才能吸引学生,得到学生青睐,教学活动才能丰富活跃。因为教学的任务是在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l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以及解答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经验。一是精心设计课外知识。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医学关系最为密切,而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很多。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背景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知识,特别是对于理论知识单调而枯燥的课堂要介绍一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对课外知识的引入,能拓宽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空间,而且能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二是精心设计重点、难点问题。上好一堂课关键是怎样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并让这种教学方法成为整堂课的亮点。如在 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把难题简单化。三是精心设计教学引言。设计精妙的教学引言,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视觉,引发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诱发思维动机,使其产生“愿知其详”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引入新课。如在复习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承上启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疑问中引出下节的知识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获得新知识的迫切心愿。同时,也可从日常比较常见、但又不太引起注意的现象谈起,引出课题。不管哪种方法设计引言,引言都要富有感染力,能先声夺人,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四是精心设计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行业的工作用语。教学语言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和凝炼性等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语言设计上还要注意肢体语言,如在课堂提问时,如学生不能回答,可以采用肢体语言来提示,这样能使他们从刚才沮丧的心情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同时给予一个肯定的手势,就会让他们有了成就感;对于上课不专心的同学只需要给他一个眼神,都比点名批评的效果更好。因此,只有设计好每堂课的课堂教学语言,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依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根本体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产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增大教学容量,还开阔了学生视野,使教学中“静”变成了“动”。这样容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能使学生易懂,使自己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四)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性开展课外实践可以使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兴趣,培养特长,有利于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内容选择上,要根据教材背景,结合实际、社会发展、学生特点和学校师资及物质条件等,对医学方面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之,生物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摸索和改进,才能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才会丰富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贺玉坤 《当前中专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职业技术月刊2006(6)105

[2]李际珍 《浅淡生物教学中的导入》 《中学生物教学》2000年第5期 初中生物科论文

[3]黎杏新.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优化设计的若干心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3).

上一篇: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 下一篇: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