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9-09 03:11:59

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 对门诊血液标本在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和结论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均会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从多方面去杜绝这些影响因素的产生,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相关因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70-0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给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使临床对检验的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而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要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主要为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据报道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1]。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会都将会影响检验质量,现就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与对策做以下的讨论分析:

1 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大量的血液标本都是由护理人员采集、贮存送检,许多资料表明,采血方式对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2]。

1.1 患者的准备 采集标本的前一天未对患者叮嘱空腹时间,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些食物,致使患者未做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尤其门诊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强、就诊时间短,如交待不细致,晨起后大量运动或匆匆赶来抽血,也将影响检验结果。

1.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血液标本的采集主要有护理人员完成,由于责任心不强,相关理论知识的欠缺,对检验目的不明确,导致用错标本试管,该抗凝的不抗凝,不该抗凝的又用的是抗凝管,还有选错抗凝剂类型,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失调[3],采血顺序不合理等待。

1.3 采血技术不符合规范要求,采血部位选择不当,致使采血不顺利,而导致标本溶血、凝集等。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过于用力拍打采血部位也可使标本溶血,消毒后消毒剂未干燥就开始采血,也可使标本溶血,采血后不拔下针头直接注入试管等等不规范的操作都会引起标本溶血而影响检测结果。

1.4 标本送检不及时 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时间最好不超过2h,不能及时送检时,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大,由于糖酵解作用,每小时可降低0.05mmol/L[4],对于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分离血清,或者置入冰箱冷藏、冷冻。

2 对以上在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对策〖HT〗

2.1 患者准备 采集标本之前一定要对患者明确需要空腹多长时间,特指那些食物影响检测结果,饮食成分、饮食结构与习惯对标本的化学成分和含量都有影响,部分项目要严格控制饮食,高脂肪饮食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尿素升高较多[5],在服用多种药物的同时进行多项化验检查,药物引起的化验异常会与疾病引起的一样多。不能大量运动,有文献报道,马拉松运动员跑完一个马拉松全程45min后,与比赛前一天的血样比较,发现钾、钠、钙、磷、白蛋白、尿酸、尿素、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都升高1倍以上[6]。

2.2 护理人员要明确检验目的,增强理论知识,现在检验项目越来越复杂,对采血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根据检验目的和试剂类别,临床上将血液标本常分为生化标本、血常规标本、免疫标本、PCR标本或血清标本、血浆标本。根据标本的不同类别,所用的采血试管亦有所不同,可分为普通采血管、抗凝管、促凝管等。哪些项目用什么采血管,如需要用抗凝管,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一定要准确,抗凝剂多,血液量少,则血沉偏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7]。

2.3 护理人员要规范采血要求 选择血管比较明显容易穿刺的部位,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用力拍打采血部位,消毒后要等消毒剂干燥后在穿刺,采集标本后要拔下针头注入试管,规范操作流程,避免标本溶血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标本溶血对很多检验项目影响很大[8]。

2.4 采集后的标本要及时送检,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影响很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电解质的影响3小时后均明显升高[9],采集之后不及时送检时,对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影响也较大,实验证明,有26种生化检测项目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出现检验结果变异,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检验的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10]。对于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要分离血清,根据具体情况置于冰箱冷藏或冷冻。

综上所述,门诊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但只要加强责任心,增强理论知识,规范采血规范,严格执行,采血技术高,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溶血、凝血,保证采血标本质量,均能避免这些因素对标本的影响,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温旺荣,曹燕.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减少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关键.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6,8(3):16-17.

[2] 林伟,荣墨克,孙志.采血防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护理研究,2003,17(3A):272.

[3] 陆瑾,黄建业.临床抗凝标本凝血原因和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7,17(5):22.

[4] 朱媛媛.加强医院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之间信息交流,保证分析前质量.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7,9(2):41-42.

[5] 丛玉隆,张海鹏,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原因-标本的采取及控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2-55.

[6] 马芸,林国跃,黄萍.血液标本实验前质量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23):2121-2122.

[7] 熊宇,邢辉.标本采集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4):260-261.

[8] 蒋毅,汪忠彦.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89.

[9] 周晓玲.血标本静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护理杂志,2003,17(4):398-399

[10]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检验医学,2006,21(1):87.

上一篇:通过现患率调查结果评价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及时... 下一篇: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