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在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9 02:09:07

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在病区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国内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与普及,借鉴软件公司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系统,本着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提高工作效率,我院着手医院信息化建设,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13年我院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临床一线工作者提供正确、完整、迅速的资料,同时也减少了医疗作业人员抄写、记录或间接性传送的错误,使医护人员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手续。本文介绍医院信息系统中病区护士工作站系统的建设,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病区护士工作站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病区护士工作站;培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19-02

1医院信息系统在病区护士工作站的建设

1.1系统功能病区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是:处理住院医生给病人开立的医嘱,协助医生和医技部门对病人进行检查、检验、治疗,配合住院处完成病人入出院、费用审核工作。也实现了病人接诊、转科、出院登记、医嘱核对执行、费用的收取、各种单据的打印、病人费用信息查询等功能。我院信息系统中病区护士工作站分系统的主界面包括病房管理、医嘱管理、费用管理、数据维护,护士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即可登录该界面进行工作所需的相关操作。我院内部人员信息传递是通过OA消息提示系统来完成的,操作模式与我们常用的腾讯QQ相似,简单、方便且上手快。

1.2现在运行效果医院信息化建设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帮助,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护士对医嘱处理从繁琐的抄写摆脱出来,方便了护士查对和执行医嘱。系统中的医嘱套餐、批量停医嘱、恢复医嘱等功能加快了医嘱处理的速度,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护士对新系统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工作流程越来越清晰,问题出现率也明显减少。

2常见问题及原因分

2.1培训沟通不到位护士的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护士日常工作量大,没有太多时间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并且有些临床护士对新技能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影响了培训工作的进行。另外,我院信息科及软件公司没能为护士提供一个囊括大量上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测试库进行预演及反复操作练习,最终导致对护士的培训不到位。另外,由于软件公司在需求调研期与病区护士沟通不到位,致使设计的软件程序与医院原有工作流程不匹配,不能适应护士的工作习惯。因此新系统上线后大小问题频频出现,严重阻碍了病区护士工作站正常工作的进行,不仅给信息科增加了工作量,也延缓了后续信息系统建设的步伐。

2.2护士的工作效率下降护士对新系统的操作不适应、不熟练,习惯于延续多年的手工处理医嘱,从手工到电脑是一转化的过程。由于初期的不适应性,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要付出很多。在不熟悉系统之前,工作虽然很努力,但错误率仍很高,导致护士出现厌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由于护士日常事务繁多,影响了工作进度,拖延了下班时间,耽误了休息时间,渐渐地使护士产生低落的情绪,感到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2.3医护配合不到位护士不及时将皮试结果反馈给医生;费用已到预警线,而护士不及时反馈;外科医生上手术台后,医嘱有偏差,医护不能及时沟通造成医嘱的执行延误和收费错误。医生对一些收费项目不熟悉,医护的沟通又不到位,漏费的情况在“无纸化”进程初期出现得相当频繁,医院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就我们医院而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病区护士工作站就出现了很多工作流程问题及细节问题,如弹性排床、输血、护士站向中心药房退药、护士站退费等工作流程再造问题以及护士工作站对于次日出院的病人没有任何提示或标志、护士工作站的医嘱查询界面不利于医嘱核对、在护士工作站显示的医嘱批注提示符较小且不醒目、不利于查看等细节问题。

3对策

3.1组织护士进行全面的培训,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抓住骨干强化培训,在系统上线前的准备阶段,信息科要求各科护士长在本病区挑选出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强的护士作为各病区的信息员,并把他们列为首批培训对象,提高培训效率。“护教护”全员培训,在“无纸化”进程中由各科室首批培训合格的信息员担任各科室计算机操作教员,组织科室其他人员的培训,形成“护教护”的培训模式,发挥护士与护士间相互交流帮带作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网络及电脑使用规定,确定操作权限和流程,不得擅自违章操作,不得强行关机,以免导致数据丢失和死机,用指定的身份登录;发现报错信息提示时不继续使用,立即通知网络管理科解决;个人密码严格保密,并不定期修改;离开计算机时关闭自己打开的模块;使用计算机时应轻柔,避免造成损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得随意使用U盘、MP3、MP4等可移动性的数据存储工具,以防止医院电脑系统受到病毒的进攻,影响全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3.2提高工作效率,缓解护患矛盾经过反复的培训练习,护士对医院新系统的操作逐渐熟练起来,工作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井井有条的。计算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完成了部分护理工作从“人管理”到“机管理”的转型,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队伍的人员素质,符合整体护理提倡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进一步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目的。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正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被诠释出来。医生和护士虽然工作的对象、目的相同,但工作的侧重面和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尽相同。医生主要的责任是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护士的责任是能动地执行医嘱、搞好躯体和精神护理,向病人解释医嘱的内容,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加强医护沟通应做到真诚合作、互相配合,医生和护士在医院为病人服务时,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医生的正确诊断与护士的优质护理相配合是取得最佳医疗效果的保证。

4小结

我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单机到网络,从部门信息化到全院信息化的演变过程,目前我院的病区护士工作站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诊疗过程“无纸化”,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准确地传递各种信息,真正地做到“将护士还给病人,以病人为中心”,这个不仅是我们医院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内涵。在病区护士工作站上线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更新旧理念、优化工作流程、抓好基础培训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电脑是永远取代不了人脑的,它只有受控于人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上一篇: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利用Access软件实现中小医院零库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