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授权在基层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9 01:22:04

激励与授权在基层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405-02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传统的护士长管理模式是护士长起榜样作用,实践证明激励机制与授权他人在护士长管理中优于榜样作用。授权可以减轻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护士更有主人翁意识,一定的表扬、奖励可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让科室充满活力。

1 一般情况

1.1 呼吸内科:病床50张。人员:护理人员14人。行政职务:设护士长1名、副护士长1名。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护士6名。学历:大专6人、中专8人。年龄19-50岁,平均(38±1.5)岁。

1.2 授权方法

1.2.1 制定授权岗位:列出需要授权的岗位,病区一组、二组的责任组长,感染管理组长,专职带教老师,出科病历的检查,抢救室的管理,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的管理。

1.2.2 挑选授权人员:征得护理部的同意后制订出授权方法,根据人员素质、身体情况,安排合适的岗位。副护士长协助护士长作好相关的工作外,独立承担出科病历的检查,抢救室的管理,让工作认真负责、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担任感染管理组长和精密仪器管理,选择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有大专学历的作带教老师。选择外出进修后的2名专科护士分别担任病区两个组的责任组长。

1.2.3 明确岗位职责:与各授权护士共同制定各岗位职责,各授权护士必须领会护士长的意图,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目标,护士长在工作检查中发现授权护士理解标准不准确,执行标准力度不够,工作上有困难的授权护士,要个别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不断改进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授权护士需严格把握好环节质量关,做好协调工作,上对护士长负责,下对护士负责,成为护士长的好帮手。

1.2.4 效益分配:根据各授权护士承担的责任大小及工作的难度制定具体的效益分配方案,这个方案既要让授权护士感到满意,又要让其它护士认可,没有较大意见,原则是奖金分配不能与其它护士拉开太大的距离。授权的目的是把握质量关,促进工作,不能因为奖金分配影响其它护士工作的积极性,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2 激励方法

2.1 树立团队意识:首先对护士团队进行激励,每一年年初为团队树立一个目标,大家共同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如:2006年年初我科订出计划,争取在全县护理质量竞赛中获一个奖项,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夺到了全县护理技术操作第一名,达到了预期目的。

2.2 口头表扬:通过晨会,护理小组活动时口头表扬护士,在日常工作检查中用赞美的语言对护士工作给予肯定,口头表扬与物质奖励一样重要。

2.3 学习激励:凡护士在医院内或县上护理理论知识竞赛和护理技术操作得奖的科内再次给予奖励,同时进入科室档案,优先外派进修学习。

2.4 成就激励:每一年年终评一名优秀明星护士,上榜表扬一年,让每一个病人及其家属在光荣榜上认识到明星护士,让明星护士有成就感,其他护士力争来年做明星护士,评选中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 结果

运用激励机制和授权他人管理方法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护理质量有很大提高,病人满意度达96%。各项工作有执行者、有检查者,岗位职责得到很好落实。激励营造了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授权又严格把握了环节质量关,因此,我科的护理管理工作得到了护理部的认可和表扬。

4 体会

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和授权机制可使科室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可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护士的成就感得到满足,稳定了护理队伍,科室管理有活力,但是激励应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好激励的尺度,奖励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并把握好分寸,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能够长久持续下去[1]。敢于授权是护士长对护士的充分信任,授权可使护士长从许多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充分抓好护理安全的基础上,抓工作的弱点,检查各项工作是否到位,抓科研教学[2],但护士长授权时要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整体素质[3],按护士的职称、能力授权,授权后不能放松检查。总之,护理管理工作的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不断总结经验,以探索出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人性、科学、高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提高外国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