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初探

时间:2022-09-09 01:14:59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初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情入教”、“新型师生关系”等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被提上教学日程,随之而来的情感教学也进入教师的视域且倍受青睐。教学过程不仅是一项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情感的双边互动过程,而情感教学坚守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且在教学中以情感为中介,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此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师生关系,为实现政治课的德育目标等起到辅助作用,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有效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活动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88-02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教学是与认知教学相对的概念,情感教学理论认为:所谓的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有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的积极变化的教学活动[1]。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情感教学并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教师在学生固有的认知基础上,围绕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制定一定的情意目标,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予以辅助,为理论的传授奠定某种特定的情感基调,赋生硬、抽象的理论知识予情感。并将情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贯穿其中,以改变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情感活动状态,使得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个体的情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领及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发生质变,产生共鸣,也达到对理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实现了培养、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也实现了教师制定的情意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教学,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起着辅助作用,它既加强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彼此的认同感和可接受性,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开展情感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可以借助学习达到领会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做人教育,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辨别、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具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其付诸实践,以建立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他们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可见,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情感教学是政治课老师应该具有的一项技能,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课堂运用情感教学,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情意目标的实现,课堂氛围、效率的提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对思想政治的要求

基础教育改革,将关注的重心由理论知识不断偏向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成为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授理论知识,也应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更应重视把学生培养成为感情丰富、具有正确人生观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是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的理论、情感为基础的情意目标,不仅是教学目标的内容之一,也是该学科内容的血和肉,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过程的灵魂。学生认知的目的不是知道客体是什么,而是不断丰富、完善主体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系。只有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情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思想道德态度与信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入情感,不仅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也会启发、激励他们探究理论知识,进而达到完善思想认识、道德观、价值观的目标。

(二)实施情感教学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要求

从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担负着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品德和道德规范。要使学生拥有社会主义信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借助于情感贯穿其中。因为情感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深入内心,转化为一种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加速了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进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知识,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使它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情感的加入,赋予理论知识“形象”,生动易懂。

(三)情感教学是改变思想政治学科现状的需要

现实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条式的说教为主,用大量生硬的大道理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教育学生,忽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与交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重视应试技巧的培养,对学生的评定,只是停留在认知水平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情、信、意、行的综合评估。由于思想政治课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是理论知识讲授与情感培养的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育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很少做到“以情优教”,仍以“重说教、轻情感”为主。所以,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任务之一便是说教型教学,减少空洞的理论说教,增强真实情感,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情感陶冶融为一体,寓情感于教育之中,将情感陶冶作为健全学生人格和完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

积极的情感介入会营造相对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的价值观。为了缓和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缺失的现状,增强情感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贯彻力度,可以采取以下四个策略:

(一)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的情感投入

古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难道教师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吗?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就会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排斥理论传授。但如果教师饱含激情,投入积极的情感,就会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自身素质是关键。首先,教师应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主线。积极主动地了解、关注学生,使学生从心底意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情感支持教师。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对严和宽要有适度把握。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应给予表扬,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以专业的理论素养及时纠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同时,教师应注意这一过程的的言行举止,因为它会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学生,感染到学生。最后,教师应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提高专业素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情感真正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教学。

(二)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是以尊重、民主为基础建立的。第一,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格、不同意见的尊重。思想政治课教师尊重学生会让他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从内心觉得教师会欣赏他。尊重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在课堂上学生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激情,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第二,民主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威严、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2]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在教学中亲切地与学生交谈,加强交流。尽可能的开展互动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热情。通过互动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也使教师汲取新的信息以满足下一阶段的教学需要。

(三)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思想政治课教材涵盖的理性知识,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状况、情感需求等,通过向学生呈现经典的情感教育事例,声情并茂的将教材所体现的积极情感融汇到教学之中。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启发学生情感,以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当前的一些敏感话题,诸如:社会问题、国际问题、政治问题的关心程度,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观念及情感态度,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情感需求。

(四)创设学生自主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中学生是有情感需求且具有自主活动的个体,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活动。首先,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授课前应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准确领悟教材的情意目标,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设能引起兴趣、引发激情、引导质疑的教学情境,以营造生动、有趣地教学氛围,饱含激情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其次,给予学生机会,引导学生创设情境。如表演小品、课堂辩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流露并发现自己对问题所生的情感。此时,教师应将学生表达出的情感与理论相结合,升华情感,帮助学生将理论内化,上升为道德情操和道德规范。最后,教师可组织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而学生情感丰富且富于激情,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讲述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他们会将满腔激情投入到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知,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丰富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6.

[2]王立凡.论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实践方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12

上一篇:提高岩巷掘进爆破质量与效益的技术措施探讨 下一篇:简评布哈林的哲学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