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饮食打出四招健康拳

时间:2022-09-09 12:50:54

好饮食打出四招健康拳

第一招:去湿拳

摸摸湿淋淋的墙身,就知道气候回暖,雨水增加,湿气极重。要知道的是,水太多对身体无益,容易疲倦、引发周身痛,有湿疹烦恼的人更会随时复发。

1.排水先要多饮水

天气潮湿,身体循环不佳的人会容易有水肿问题。许多人因此会害怕喝水,但身体其实必须有足够水分,如每天饮用8~10杯清水,才可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因缺水而导致身体积聚废物,加剧水肿。

好饮食不能忘:咖啡浓茶不排水

不要以为有排水及利尿功效的咖啡浓茶可以帮助你排水,事实恰好相反,这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只会加速身体水分流失。

2.别经常在外用餐

钠质(盐分)和钾质有助维持身体水分平衡,摄取过量钠质而钾质又不足时,就会出现水肿。盐分,会把水分储起来。外出用餐时,大部分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钠质,多吃自然易水肿。而多吃钾质则可平衡身体水分,它存在于新鲜蔬果中,如海藻、瓜类(西瓜、黄瓜、苦瓜等)、黑豆、红豆、绿豆、薏仁,香蕉、西芹、橙、提子干等,这些蔬果对舒缓水肿也有帮助。

3.养肝

肝脏是体内“除湿机”,可以从内至外蒸发出多余湿气。如肝功能差,不但易水肿,还会容易焦躁、发怒及情绪低落,反映在皮肤上,则会出现湿疹、牛皮癣等问题。

4.香薰也来治水

柠檬、天竺葵、丝柏都有清肝排毒、滋补肝脏的功效,有助排水。也可多饮用祛湿的花茶,如茴香籽或杜松果,还可加些甜菊,养肝又可口。

精油使用方法

加入润肤乳:在50ml 无香精润肤乳液加入柠檬精油8滴、天竺葵6滴、丝柏6滴,沐浴后涂抹全身。

家居薰香: 在香薰炉加入柠檬精油、天竺葵、丝柏各3滴。

第二招:养胃拳

养胃就是养生,少食多餐是王道! “少食多餐”的拳法会让你健康,时时满足胃的需求,又不会增加它的负担,如果能配合适量的运动,肠胃功能会更康健。

1. 选红酒

根据美国建议每日酒精摄取限制,男士每日不多于两份酒精(约两罐啤酒或一杯红酒分量),而女士则不多于一份酒精(约一罐啤酒分量)。营养师指出,在众多酒精饮品中,红酒相对较为健康,因成分中含白藜芦醇,有抗氧化功效。而烈酒酒精浓度高,摄取量低,容易超标之余,也会为肠胃和肝脏带来负担。

2.少食多餐

以成年人每日摄取食物热量约1,800千卡为例,可以由三餐改为四至六餐。

餐单一:

早 餐: 脱脂奶麦皮一碗

上午茶: 苹果一个

午 餐: 鲮鱼球米线一碗+ 走油油菜一碟+淡豆浆一杯

下午茶: 燕麦餐包一个

晚 餐: 洋葱汤一碗+ 黑醋杂菜沙律一碟+牛排配意粉一碟+ 柠檬茶一杯

睡 前: 橙一个

餐单二:

早 餐 : 芝士火腿三明治一份 +脱脂奶一杯

午 餐 : 瘦叉烧饭一碗+ 走油油菜一碟+清茶一杯

下午茶: 香蕉一只 + 梳打饼一小包

晚 餐 : 蒸鱼一份+ 灼芥兰半碗+白饭/ 红米饭一碗

餐单三:

早 餐 : 杂豆牛肉通心粉一碗

午 餐 : 罗宋汤一碗+ 餐包一小个+三文鱼露笋意大利粉一碟+柠檬茶一杯

晚 餐 : 西兰花炒肉片半碗+ 西红柿煮鱼半碗+红米/ 糙米饭一碗

睡 前 : 提子半碗

3. 食奶酪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酸奶中所含的乳酸菌,能活化肠内的消化功能,帮助抵抗疾病等。可研究结果显示,酸奶确实含有很多乳酸菌,可在经过胃的强酸环境后,这些有益菌类到达大肠时已所剩无几,所以喝酸奶对提升人体内有益菌类的数目,基本上没有太大帮助。反倒是吃一些“帮助培养人体固有有益菌类”的食物,才真正有功效,奶酪就是其中一种。奶酪中的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稳定和平衡,防治便泌和腹泻。

第三招:“护鼻”拳

鼻敏感,绝对是现在这个季节最令人烦恼的病症之一,只要你一中招,随时会发作,天气忽冷忽热会发作、接触动物又发作、空气污浊再发作。想制止鼻水眼水长流,我们不得不出招!

1. 补肾

中医称鼻敏感为鼻鼽,病因主要因为肺、脾、肾的虚损, 由于先天不足, 所以易受外来的寒邪影响,令人出现与伤风外感相似的症状,如打喷嚏、猛流鼻水、鼻痕和鼻塞等。由于引发病症的原因非常多,难以根治,所以只有通过锻炼身体,强化体质来避免发作。此外,肾是身体之本,只要固表益肾,如服食中医处方的肾气丸等中药,即可预防鼻敏感发作。

2.蜂蜜柠檬热饮

用药物有一定副作用,建议大家可尝试采用一些天然方法减轻鼻敏感的症状。如为自己冲泡蜂蜜柠檬热饮,这种带辛辣的热饮,有助血液循环,可以舒缓鼻敏感的问题。

好饮食不能忘:自制柠檬热饮

材料: 丁香粉1茶匙、玉桂棒1条(剪断待用)、姜3片、300毫升水

制作方法: 将以上材料先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至沸腾。关火后把材料过滤,加入柠檬3片及适量蜂蜜,即可趁热饮用。

3.灸

用温性中药(如姜)做穴位贴敷,刺激经络、调节血气。

穴位按摩:病发时可以多按压迎香、印堂这两个穴位,舒缓鼻塞或流涕的征状。迎香,在鼻翼两旁;印堂,两眉中间。

香薰:在家进行薰香,因热力可促使精油在空气中扩散,亦可增加空气湿度,舒缓呼吸系统的问题(配方可采用罗马甘菊精油2滴、尤加利3滴)。

自制精油药膏,按摩胸背

材料:蜂蜡5克、荷荷芭油15毫升

制作方法:用微波炉溶化以上材料,再加入尤加利精油10滴、罗马甘菊5滴、薄荷精油5滴, 加以搅拌,倒入玻璃瓶冷却后即可使用。

第四招:“姨妈”拳

眼见不少姐妹们,“姨妈”杀到前夕已心神不宁、脸色青黄、下腹奄痛阵发,蜷曲床上,寸步难行,惨烈者甚至要送急症室。没错,我们这就教你击退“姨妈”痛的拳法。

1.四物汤调经恩物

中医建议女性日常应少食寒、凉、生、冷及刺激食物,能防寒邪入侵。特别是经期前一周及期间,更应戒绝。可以尝试服用适合大部分女性的“四物汤”,经前服用能减轻经期腹痛、经血量少或不调、头晕目眩或心悸失眠等症状。

好饮食不能忘:四物汤

熟地: 具补血滋阴、补精益髓作用。有效治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与当归配药能增强当归的补血、活血疗效。

白芍: 具有补血滋润、缓解疼痛,以及纾肝健脾等作用。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

当归: 能补血调经, 具活血止痛之效。

川芎: 有行气活血、镇定安神、风湿止痛、纾肝解郁等作用。它是妇科主药, 又是治疗头痛良方, 还能影响内分泌系统, 减轻不适、心情焦虑及沮丧等经前症状。

2.三大穴位强气血

调经以内服中药来活血为主,再配上穴位按压,收强化气血之效,定能对缓解经痛有所裨益。最大好处是按摩穴位并无副作用,平时或经痛时不妨多多尝试。

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食指第一掌骨的中间点;有疏通气血作用,有效镇定绞痛、隐隐作痛或肠胃弱的痛经。

三阴交穴: 在足踝内侧上三寸处。为脾、肝、肾三脉的交会,有气血两补的功效, 配合合谷穴,可调经及促进排瘀血。

关元穴: 于肚脐正中线下三寸处,脾、肝、肾三条经络和任脉在此交会,为血液循环的刺激点,是补肾和充实下半身的强壮穴,对各种痛经皆有效。

3.鱼油抗炎缓经痛

鱼油中的奥米加三脂肪酸,具抑制前列腺素E2的分泌,并且增加具抗炎功效的前列腺素E1的分泌,适量地摄取能缓经痛。每周进食三次,每次约85克的深海鱼,是吸收奥米加三脂肪酸的途径,不过分量是否足够还要看深海鱼是野生还是饲养,后者拥有的分量非常少,因此可从鱼油补充剂摄取。

4.用月见草油

月见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被公认能纾缓经前综合症状,也能治经痛。月见草油中的次阿麻油酸(GLA)成分属奥米加六脂肪酸,有研究显示缺少GLA 者较容易有经痛,原因是GLA为具抗炎能力的前列腺素E1的前驱物,故拥有愈多抗炎能力愈高。月见草油多见于补充剂,建议每日服1000毫克,再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5. 热敷热贴

市售不少“经痛贴”,作用主要靠发热来促血液循环,减轻子宫收缩时的胀痛感,作用就如一般的暖水袋,只是发热时间较持久。经痛贴与一般治肌肉酸痛的药贴是不一样,前者是无药性的,主以发热时间、使用方便及黏贴力强弱来选择;其实轻力按摩腹部也能助血液循环以达缓痛之效。

上一篇:别具一格的中秋体验10款诗意月相时计 下一篇:高职院校创新商务经纪与专业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