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产业兴城”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9-09 12:32:07

祁阳县“产业兴城”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产业发展对城镇建设的影响愈来愈明显,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在我县如何科学实施“产业兴城”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发展基础,增加了城镇建设投入。近些年来,我县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财政增收的贡献明显增加。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3.7%。其中62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27亿元、实现利税7254万元,分别增长18.1%和70.8%;在全县财政总收入的增量1359万元中,仅规模工业企业增税就达474万元,占财政总收入增量的34.9%。全县第三产业完成总产出30.75亿元,增长13.4%;实现利税1.09亿元,增长20.6%。全县98个各类大小市场,年交易额达107.8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城镇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发展。2003年,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了36.9%。产业发展积聚了财力,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有力支撑,有效地扩大了城镇建设的投入。近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近12.34亿元,其中财政投入8.3亿元。

(二)产业的发展,扩充了人员就业领域,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自1995年以来,全县工业企业增加了896家,目前已达到4721家,增长23.4%;从业人员增加了1.43万人,总数达到6.53万人。全县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单位增加了1.93万个,目前已达到3.09万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了6.9万人,达到16.57万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员转移到二、三产业人员达3.5万人以上,二、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一条主渠。全县城镇共聚集人口3.91万户、16.7万人,分别占全县城镇总户数、总人口的57.2%和58.9%。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6.1%,比1995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三)产业的发展,拉开了城镇框架,增大了城镇容量。城镇内生产要素特别是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的高度聚集,促进了城镇规模的扩张。全县城镇规划第三轮修编确定的城镇远期规划区面积为54.9平方公里,比1995年的规划面积增加30.4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34.78平方公里,增加24.59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17.3平方公里,增加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670人,每平方公里增加585人;街道形成了新城区“五横四纵”、旧城区“七横六纵”骨架。黎家坪镇依托潇湘集团、科力集团、太平洋纺织品有限公司、永发铁合金厂、祁山水泥厂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由1995年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4.98平方公里,增长了2.49倍。

(四)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镇环境,提升了城镇品位。为确保城镇与产业发展协调配套,全县加快了以水、电、路、讯为主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县城建设先后投入资金5.85亿元,高标准新建和改建了浯溪路、民生路、新兴路、人民西路、盘龙路、金盆路等42条道路,硬化道路面积62.7万平方米;坚持道路建设与设施配套相结合,绿化街道36条,并完成了人民路、民生路、人字街的高标准美化、亮化,沿江路湘江风光带和白竹湖休闲广场建设也在加紧进行,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各建制镇“六个一”工程稳步推进,除茅竹、梅溪等镇的自来水厂待建外,其它工程基本竣工,城镇功能日臻完善。目前,城镇使用自来水人口达到27.52万人,占城镇居民总人口的97.11%;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4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1.25平方米,城镇公共绿地面积137.6公顷,有线电视入户3.95万户;城镇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2.83万户、5.19万户;公交运营车辆100辆,运营线路长度85公里。此外,各类大型购物、药品超市不断涌现,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过去长期困扰城镇居民的“乘车难”、“看病难”、“用水难”、“购物难”等问题逐步得到了缓解。

二、实施“产业兴城”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施“产业兴城”发展战略的认识不够明确。少数镇、部门单位和干部对实施“产业兴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高,思路不宽,措施不硬,效果不好。有坐等观望的思想,存在就产业抓产业、就城镇建设抓城镇建设的现象,没有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统筹发展。

(二)产业发展不足削弱了对城镇发展应有的推力。一是产业发展规模不大。从工业方面看,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只有62家,只占工业企业总个数的9%。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科力公司一家。二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有的镇既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工业企业,也没有一个上档次的市场,劳动力吸纳能力弱,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三是城镇资产经营步子不大。仅在经营城镇土地、公交线路经营权和广告经营使用权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外,大部分城镇资产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较为严重。一是融资比较困难。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今年1-9月,全县工业贷款余额比同期减少4368万元,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供应受到严重影响。祁黎工业小区今年来基本未能从银行贷款,而去年同期已贷款近4000万元。二是产业高素质经营人才缺乏。在相当多的工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中,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企业主和管理人员大多知识老化、专业偏向,加之家族内部关系处理难,他们普遍感到对带领企业上档次力不从心。

(四)产业依托城镇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城镇设施不配套。有的镇“六个一”工程建设进展慢,仍然是“路不平、灯不亮、街不净、水不够”;有的镇摊点不归市、以路代市、乱摆乱放的现象比较突出,损害了城镇形象,没有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另一方面,部门服务意识欠缺。一些职能部门受利益驱动,多收费、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加快实施“产业兴城”发展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提高对“产业兴城”的认识。实践证明,“产业兴,则城镇兴”。如果说市容市貌是城镇的“外衣”,那么产业则是城镇的“内核”,没有强有力的产业作支撑,城镇建设就会丧失繁荣的基础,就会变成一个“空壳”城镇。只有加快产业发展,才能为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带动城镇百业兴旺;只有加快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活跃的投资主体以及建设大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实施“产业兴城”发展战略提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谋划产业与城镇的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要科学制定“产业兴城”的规划。一方面。要高起点作好规划。要将产业与城镇基础设施一并规划,做到产业布局到什么地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延伸到什么地方,使城镇真正形成产业发展迅速、功能分区清晰、环境优良的发展格局。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区域环境变化,及时淘汰那些没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要重视同周边区域的联系,在区域间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格局。要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污染工业向城镇转移。全县要突出抓好浯溪风景区重点规划,做大做强旅游业;抓好浯溪、黎家坪、白水三镇经济走廊的总体规划,引导沿线各镇协调发展,打造祁阳率先发展的经济产业带。另一方面,要突出特色作好规划。要选择有本地资源特色、有开发潜力、有广阔前景的发展项目,作为城镇产业发展的重点,不断培育和壮大城镇主导产业。祁黎沿线各镇应以祁黎工业小区为基地,大力兴办水泥、冶炼、机械制造等企业,祁白沿线各镇应以白水科技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轻纺、电子、食品等加工贸易业;祁羊沿线各镇应以归羊花炮厂和石材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烟花爆竹业和石材加工业。大村甸镇应以发展玻璃制品为重点;八宝和七里桥两镇应以发展竹木加工业为重点;县城郊区和茅竹镇应以发展蔬菜和花卉业为重点;文明铺镇和大忠桥应以发展边贸业为重点,以此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带,增强城镇经济发展后劲。

(三)要强化“产业兴城”的措施。一要突出发展重点,提升产业实力。要以产业升级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和产业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城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要举全县之力建设好祁黎工业小区,积极引导优势产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扩大园区规模,拉大城镇框架。要以商贸流通业、宾馆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为重点,切实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为城镇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推动城镇与二、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二要选择优势项目,大力招商引资。要紧紧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取向,依托矿产、水能、旅游、劳动力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发、筛选一批税源型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大力招商引资,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突出抓好150万吨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科力电机和金浩植物油扩能技改、堰塘铺水电站、钙系列产品开发、旅游景区开发等项目的招商。三要盘活城镇资产,搞活城镇经营。要经营好城镇土地。政府坚决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一律进入县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要经营好城镇公共设施。凡是可以投入市场运营的城镇资产,如道路、公厕、自来水厂等有形资产,以及户外广告经营权,道路、桥梁、公园冠名权、垃圾清运权、街道保洁权等无形资产,都要大胆地推向市场,进行拍卖、转让,实现城镇建设产业化,充分发挥城镇资产效益。

(四)要切实改善“产业兴城”的环境。一要健全城镇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要加强城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要突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下大力气把下水道、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好,保证城镇基础设施协调配套,坚决杜绝一年建、二年挖、三年补。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为城镇产业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要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采取雇、聘、邀、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为城镇产业发展引进高层次科技、营销和管理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城镇产业人才短缺的“先天不足”问题。要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劣、偷税漏税、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打造“诚信祁阳”。三要改进作风,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实施“产业兴城”发展战略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找准本区域内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要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协调处理产业与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目标管理,把实施产业兴城的各项任务逐项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作为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落实有关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坚决杜绝部门利益至上的行为,确保“产业兴城”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

上一篇:冬天送暖的公司 下一篇:PPP模式:民营经济参与公用事业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