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锦州 再铸辉煌

时间:2022-08-14 06:02:21

锦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贸重镇,更是

一座生机勃勃、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年轻的现代港口城市。

锦州下辖10个县(市)区,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人口307.4万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81.6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8美元。一二三产业比重达到25.6∶36.8∶3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75元和3020元。

锦州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扼“辽西走廊”东端,南临渤海辽东湾,北依东北西部、内蒙东部辽阔腹地,是环渤海和环黄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锦州是联结华北、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同时具有海港、空港和铁路、公路枢纽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锦州港是中国沿海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商港,年吞吐量达2000多万吨,已跻身于中国港口二十强,是东北西部、内蒙东部最便利的出海口,已和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铁路和京沈、锦朝、锦阜高速公路在锦州交汇,与沈阳、大连、天津等城市形成了“3小时城市群”;辽西唯一的锦州机场已开通中转联程业务,从锦州可实现一日内抵达全国各主要城市。全市已形成了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管道运输等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锦州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60年代被国务院命名为大庆式新兴工业城市,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石油化工、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业三大优势产业,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两个新兴产业和机械、轻纺、医药、电力四个传统产业。2003年末,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2 户,完成总产值258.1亿元,同比增长17.7%。在总产值中,三大优势产业占75.1%,两个新兴产业占4.7%,四个传统产业占20.2%。

目前在锦州已经形成了城区内石化、城东汤河子、城北八角台、城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临港开发区五个工业集群。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依托港口优势,加快了开发区建设步伐,规划建设了石化、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医药等工业园。开发区经济总量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

锦州是辽宁乃至东北重要的粮食、棚菜、水果、肉蛋奶生产基地。200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5亿元。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六个百万工程(即棚室、花生、速生丰产林、水产养殖、肉羊养殖、优质水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03年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为65:35。蔬菜、花生、水果、畜牧等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锦州是辽宁省三大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之一。自古以来锦州就是商贾云集的经商宝地、辽西商贸流通中心。目前锦州市已建设了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购物环境优美的商业网点。恒大、华联、渤海三个物流园区已开工建设和使用。2003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7亿元,处于省内第五位及辽西五市之首。

锦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锦州拥有距今1.4亿年的古生物化石群和距今1500多年的佛教石窟,号称“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的医巫闾山,笔架山的“天桥”堪称天下一绝。 北普陀山、大广济寺辽塔、北镇庙、北镇双塔、义县奉国寺、万佛堂石窟,都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辽沈战役纪念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锦州是辽宁省科研、教育密集区。锦州现有辽宁工学院、锦州医学院、渤海大学等高等学校7 所(含2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4.4万人,有中等专业学校7 所,各类职业学校20所。目前,全市共有科研院所22家,10万科技人员,教育和科研实力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39个,卫生技术人员1.25万人,我市的医疗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体系建设都走在全省前列。

锦州是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城市。几年来,我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家。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出口1.48亿美元,实际利用域外资金57.1亿元。近年来,已同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锦州要以建设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发展和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开放牵动三大战略,建设港口锦州、工业锦州、开放锦州和文明锦州,把锦州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开放型口岸城市。通过努力,争取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43 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锦州多年积累的能量和自身固有的优势将在今后几年集中释放出来,今后三年将是锦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加大对辽西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力度,为锦州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锦州自身在工业、农业、流通业和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也都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实施并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陆续实施能够牵动锦州实现新的跨越;特别是市委已经明确的发展定位、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已经与全市人民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结合在一起,这是锦州加快发展的巨大动力源泉。今后几年,锦州将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对工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即,做强石化、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三个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两个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机械装备制造、电力、医药、纺织四个传统产业。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具有较强牵动力、较高利税水平的重大项目建设。石化行业是我市的龙头产业和支柱行业,要在现有石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支持中油锦州分公司扩张和发展,建成我省三大炼油基地之一;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集中力量推进 10个国债项目建设,把锦州建设成全国或区域性的精细化工基地、钛白粉基地、焊接材料基地、单晶硅基地、陶瓷真空开关管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医药生产基地。

同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好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重点建设石化、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医药工业园,培育锦州新型工业的突破点。我们初步规划,利用汤河子工业区的良好工业存量和基础,实行资源整合、企业整合和地域管理整合,激活要素,盘活存量,把汤河子工业区建设成为锦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增长极。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8亿元,年均递增19%。

二是加快港口建设,发展特色临港经济。突出强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北方油品、化工大港是锦州港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经营港口资源理念,包装宜建港水域和岸线资源,重点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港口建设的“第二战场”。推进航道浚深、集装箱泊位和油品泊位等工程建设,做大港口规模,增强港口竞争力,到2010年拟建设形成生产性泊位20个,具备停靠20万吨杂货和25万吨油轮的能力,港口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到2015年达到亿吨,成为区域性、多功能枢纽港。锦州港是辽西地区海上门户,是其融入全球经济最便捷的通道。目前25万吨级油码头已全面开工,让油品大港成为锦州腾飞的“发动机”已全面启动,锦州正在开大通向世界之门。

三是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和发展农村经济。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依托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板块。

四是充分利用区位、港口、交通和商贸等优势,全面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中化物流、渤海物流、华联物流、恒大物流等重点项目,形成辽西区域(开发区)、凌西和凌南三大物流园区和15个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构建辽西区域物流中心。整合辽西旅游资源,打造“辽西通廊”黄金旅游线,使旅游业成为锦州新兴的支柱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加强产学研科技合作,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发展。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15.3%,占GDP的比重达到39%。

五是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主要有连接老城区、南站新区和滨海新城区的疏港快速干道,开发区、南站新区和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锦州中心渔港、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辽西会展中心、城区公铁立交桥等重点项目。同时做好锦凌水库、中环路续建、锦州新客运站前期工作。

六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滨海新锦州。加快城市南扩步伐,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容量。第一步,用3-5年时间把凌南新区建成山青水绕、道路宽敞、建筑独特的教育、医疗和行政办公区,拉动城市人口向南迁移。第二步,用5-10年时间加快南站新区建设,通过建设城市快速干道,把南站新区和和老城区连接起来,初步建成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区。第三步,沿锦州100公里海岸线,修筑滨海大道,建设放射状公路网,联结100平方公里的市区、10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和100平方公里的凌海区,并在其间集中力量建设10个到20个组团式小城镇,最终形成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滨海新锦州。

上一篇:科学定位 建设辽西经济区中心城市 下一篇:推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