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的思维误区与正确路径

时间:2022-09-09 12:27:36

教学研究的思维误区与正确路径

从“谈文色变”到“以文促教”,教师必须转变对撰写教学论文的认识

当下,在不少教师心目中,“不必写”“不能写”“不会写”成为对待教学论文的一致态度。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本身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写”“能够写”“应该写”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要求。教师应该从“谈文色变”转化为“以文促教”,促进自主专业发展,适应教育新常态。

摈弃“不必写”的观点,树立“必须写”的理念

一些教师认为,教好书是天职,写论文则不尽然,再加上教学任务重、非教学事务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撰写论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时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写好论文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角色转换的需要。钱梦龙先生曾说:“教学和教研是教师的两翼,无论失去哪一翼,都飞不高。”既教又研,以研促教,需要我们既会写论文,又会教书。一个既会写论文又会教书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实现自身角色转变,从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全面、协调的发展。

转变“不能写”的认知,构建“能够写”的意识

一些教师认为,立足课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精于备课、专于传授、善于教学才是正本,写文章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是“不务正业”。

教自主、专业发展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常态,教师自主、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及时总结教育得失。正如于j所说,“把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发现到的、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只要做得有序、有格,就是一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从这个意义看,写论文不是不务正业,而是服务正业。

克服“不会写”的障碍,树立“应该写”的信心

一些教师认为,写论文是专家学者的事,需要高深的理论做支撑,一般教师没那么高的理论水平,写不出好的论文来,教师不会写论文。

事实上,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掌握着丰富的第一手资源,只要教师能够多思考、多分析、多归纳,将平时所教、所学、所惑、所悟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做概括、论证,上升到一定高度,就能写出好论文。

从“写人所未写”到“写教所欲写”

教师必须明晰撰写教学论文的意义。写什么样的教学论文,是一个令教师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其实,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能够被他人所借鉴和欣赏的新观点、新策略、新做法。?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

上一篇:清镇市强对流天气诊断分析 下一篇:云杉育苗及管理关键技术的若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