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浅析

时间:2022-09-08 10:48:05

城市中心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城市中心的整合再塑,本文通过分析新的建筑帮助城市空间的重组与再生,产生多样性的城市发展契机来完成城市中心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综合体;城市空间再塑;空间感知;建筑内部与外部城市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位于城市中心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是一个精心构筑的、系统化的层级结构,形成城市组织物质结构的一部分,是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行系统的中枢。超高层综合体建筑里面集中着城市的精英——管理着、实业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同时配套提供精英个体所需要的休闲空间:时尚商店、咖啡吧、餐厅、艺术画廊、红酒坊、高档会所等。通过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将水平的空间集中在垂直竖向的综合体里,城市在被秩序化的同时,获得了大面积的绿地广场。因此,尽管单幢超高层综合体建筑是高密度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城市的密度,而是为了自由个体的健康提供充足的阳光和绿地。

以下结合云蝠大厦设计过程的介绍,浅析对于城市中心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探索。 下图无锡崇安寺地区改造详细规划图

1场地分析

无锡云蝠大厦位于无锡市核心商圈崇安寺二期地块,是无锡市崇安寺地块总体改造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是一栋219.4米高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崇安寺地块位于无锡的中心城区,是无锡繁华的商业区,云蝠大厦地块东面靠着无锡崇安寺公花园,环境优美;地块北面紧接着的是崇安寺公花园西入口广场(中山路)——60米宽;地块西面是城市主干道中山路(40米宽);地块南面接崇安生活广场步行街入口公园路,公园路对面是26层的天安大厦。用地可建面积形状呈长方形,项目计划建设成一集公寓式酒店、高档办公、餐饮、高档时尚商场、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大楼,在设计中结合前卫潮流的建筑、空间元素,打造无锡新崇安寺区时尚门户,创造更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2设计定位 下图沿中山路透视图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北靠长江,南濒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离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无锡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无锡市经济发达,风景秀丽,是我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建筑既要符合无锡的城市大环境,融合现代海派文化和休闲体验消费的建筑内涵,又要充分体现出高起点、高品位、高档次、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使之根植无锡;面向世界。打造时尚、挺拔、智能环保、具有时代感的“潮流商厦”是本项目设计的宗旨。

3空间组织

建筑布局方面

本项目用地比较紧张,因此设计着眼城市区域的整合,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间的价值,与周边地块共同营造立体的商业网络空间。

建筑在西侧临城市主干道中山路(40米宽)一侧设置零售商业,充分发挥这条“黄金一条街”的商业价值。办公入口大堂面北,与锡金公园60米的西入口广场结合为一体,彰显开阔视野。公寓式酒店入口大堂面向东侧公园设置,令酒店与园内美景有了诗意互动。锡金公园优美的景观环境有利于提升本项目办公和酒店的档次。塔楼按竖向分区自低到高功能分别为办公配套、办公、公寓式酒店、企业会所。

交通组织方面

根据用地的特点,设计中沿红线设置了交通环道,此环道兼作消防通道。将地块内唯一的沿街面作为商业出入口以方便商业人流的集散。办公出入口设于北面,酒店公寓出入口设于相对安静的东面。各主要功能出入口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为避免对崇安生活广场一期商业西入口的购物人流影响。设计将地下车库的双车道出入口设于用地的东北侧。地下车库与崇安寺二期项目相接,可借用崇安寺二期的地库作为本项目地下车库第二出入口。

本工程的车位数根据无锡市规划局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设置,车位总数为99个,其中地面车位2个,地下车位97个。地下车库位于地下二、三层,层高均为3.9米,主要采用垂直式停车方式,车库设有一处双车道,7米宽的出入口,位于用地东北角。地下二、三层均与公园贴建地下室相连接,并在地下二层与崇安二期项目大地下车库连通,与崇安二期共用车库出入口。根据协议,与云蝠大厦北侧相邻公园贴建部分两层地库停车泊位提供给云蝠大厦配套使用。

本项目商业购物中心的后勤出入口设于用地东南角,并于此处设有货运载车电梯,可将货车送抵地下室,货物由垂直货运电梯送达商业各层。

道路设置:地块内车消防车道4.0米宽,坡度

4建筑设计

本项目为大型综合楼,其中包括零售商业、休闲娱乐、餐饮、会所、办公、公寓式酒店、地下车库等功能。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348.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19.4米,建筑层数48层。

单体建筑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立面造型新颖美观,以雕塑性的建筑形体,时尚潮流的建筑语言使本项目在高楼林立的崇安寺区内出类拔萃,脱颖而出,体现人文性,打造新崇安寺区的第一时尚门户,使云蝠大厦走在现代建筑的前列。同时,将相临的中发大厦与云蝠大厦穿插结合成一体,使整个项目在建筑造型上显得更加统一和协调。并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尽量节省建设投资。

4.1地上建筑设计

设计参数

(1) 建筑使用年限: 50年

(2) 建筑性质及类别:一类超高层公共建筑

(3) 耐火等级:一级

(4) 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5)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无锡当地地震设防烈度要求),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

平面设计

本项目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为商业,六层至七层分别为红酒坊和啤酒坊,八层为游泳池和水疗馆,九层为健身会馆,十层为行政办公层,十二层至二十四层、二十六层至三十六层为办公,三十八层、三十九层为集团会所,四十层至四十九层为集团所属酒店公寓,十一、二十五、三十七层设避难层。

商业购物中心设有5台客梯1台货梯,2台自动扶梯,8部防烟楼梯;办公及酒店部分共设有11台电梯、2台消防电梯及两部双跑楼梯。电梯可按功能需要设定载客量和速度。

建筑层高

商业部分层高5.4~6米,商务配套部分层高5.4米,办公部分层高4.4米,公寓酒店部分层高3.95米,避难层层高5.2米。

4.2地下建筑设计

设计参数

(1) 建筑使用年限: 50年

(2) 耐火等级:一级

(3) 防水等级:地下车库二级,设备用房及商业用房一级。

(4)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

平面设计

地下一层为商业及部分设备用房,其中商业部分设有:连通崇安一期商业的通道两条、两条连通公园贴建商业并连接崇安二期商业的通道、连通在建地铁一号线的商业通道一条。

地下二、三层为地下车库,车库内坡道为环型双车道,车位按垂直式停车方式布局。

地下车库内设有可到达商业各层的货梯1台,可到达办公各层的客梯4台, 可到达酒店公寓大堂的客梯2台,可直达各层的消防电梯2台。

地下室设有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池,制冷机房换热站等设备用房。

5场所营造

建筑形态采用了ART DECO风格的体量组织方式,层层收分、升腾向上,给人以不断进取的时代感。形成俊秀挺拔的经典形象,结合东侧崇安寺公花园和北侧公花园西入口大广场,打造中山路沿线的标志性新的空间空间场所。

结合建筑本身的特点设置照明设备,办公及酒店塔楼部分将作为夜空中的地标形象,商业建筑结合外立面上的通高橱窗布置照明,以商业展示为目的,室外商业街的照明设计则着力于营造宜人的购物休闲环境。

结语

云蝠大厦作为老城区城市中心的一个超高层综合体建筑,为老城区中心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整合地段功、继承历史文脉、创造怡人的环境、提供经济发展新的更好的平台等一系列的要求下,完成了城市地段的秩序化设计的初衷。

参考文献:[1]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2] 建筑周边相临的房屋、景观、园林、包括本地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

[3]Gerhard Curdes :城市结构和城市造型设计。秦洛峰,蔡永洁,魏薇译

[4]曼纽尔·卡斯特斯的经典著作《信息化城市》

上一篇:关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管理探讨 下一篇:针对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