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08 09:45:06

论语言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心灵、思想甚至行为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音乐教育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知和触动,它的表达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然而,在中国现代音乐课堂上,教师带给孩子们的,往往只有音乐知识的强加灌输,以教师本人为出发点,以知识传达为目的,对教学方法和课堂语言的注重少之又少。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教学法,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要求打破传统的传教式的音乐课堂教学,利用语言、肢体等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获得知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前奥尔夫教学法也在中国部分学校进行试点教学,效果惊人。说明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体制是应该被改革的,而改革体制,最先要从一线教师做起,利用自身的语言能力去表达想要传授的音乐,让学生最直接地感受到音乐力量。

一、从“人本”主义出发,让学生自发地体验音乐

在我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三年时间里,也一边接受着传统的音乐教育,通过教学实践课我发现,音乐教育者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不仅要有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也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表达。音乐是一门感性多于理性的学科,所以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定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所区别。例如一堂小学音乐课,音乐教师若是像其他教师一样,站在讲台前开始讲课,学生会觉得音乐课和其他学科没有差别。但如果我们用一首歌曲,或者一段节奏,让学生发现“这是音乐课!”,那么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会感觉自己发现了了不起的事情,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整堂课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1.提问法

小学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的题目叫做《顽皮的杜鹃》,新版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教材很多是以动物为题材的,这让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个优势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保持一点神秘感,在不告诉学生教材题目也不翻开课本的情况下,直接播放教材音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接下来老师要放一段音乐,大家仔细听听,歌词里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既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又达到了让学生熟悉旋律的目的。教师在提问的方法上应该注意,除了类似上面这类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之外,其他问题的设计尽量采用“设问法”,用一个你期待得到的答案去问学生,例如,你想让同学们回答“森林中有许多小鸟”时,不能问“森林中有什么呀?”而应该说成“森林中是不是有许多小鸟?”,基本上学生会顺着老师的思维去回答,这样的问法,既不明显强加灌输,使学生容易接受,又能很好地掌控教学流程。

2.鼓励法

当然,不管学生回答了一个多么简单幼稚的问题,只要他的答案是正确的(正确的意思是,只要合理的、不违反人性道德的回答,不管跟老师想的多不一样),都应该得到赞扬和鼓励。我们会发现,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那些每天板着脸训斥学生的老师,而是尊重学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思维与想象,理解该年龄段学生与别人的不同,并用符合他们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同样来理解老师。我们会发现,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比在训斥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别人、鼓励别人,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承受的东西转移给周围的人,鼓励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音乐培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洁指令法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感性与理性的比例,更特殊的是,音乐课之所以能让人放松和快乐,是因为歌唱比语言更能吸引听者。我的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能用唱的,就坚决不用说的”。语言是很好的粘合剂,而音乐本身却更吸引人。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除了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设备之外,教师本身才是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点。我们如果要让学生跟着老师逐句跟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说明,只需要一句话“现在,我做什么,你们跟着做什么。”简洁明了的指令,让学生很容易就抓住重点,模仿是人的天赋,说完这句话之后,不管是动作的模仿,还是歌唱的模仿,学生一定都会仔细看清,并且跟着做。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声音去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赞美,从而获得成就感。语言是很重要的表达,但过多的语言和解释,会适得其反。

4.用表扬去批评

在鼓励法中我们提到,任何学生做的正确的回答,都应该得到表扬。但若是不正确或者对学生的人格与音乐培养无利的行为,应该怎么办?前段时间我做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调研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在我们拼命追求音乐课上流程衔接的完美和如何理解学生的过程中,忽略了实际课堂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符合他们年龄段爱打闹、爱出风头、话多又难管教的天性。发现了其实一堂课并不能完成我们想要学生学会的全部内容。当学生不再听话、我们用语言和歌唱无法让他们安静下来的时候,很多教师选择了放弃方法、忘记理解、成为训斥者的角色。然而在听过几堂小学音乐课后我发现,学生是永远都期望着被表扬的,学生的打闹和多话大部分原因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我们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就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首先,表扬那些认真的、安静的学生,用直接点名的方式,不需要加任何原因,“我表扬林XX,她做得最好。”这时班里会有学生渐渐安静下来,去观察被表扬的同学,并做得像她一样;其次,对于部分意识不到自己太吵的学生,教师应该从他周围的学生入手,不需要语言,只是用眼神告诉他们,你在等;最后,针对个别“不知悔改”的学生,忽略他。忽略是一名教师对学生最大的惩罚,当学生发现自己不论多吵多闹都无法引起共鸣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很无聊,当教师发现学生已经安静下来的时候,再用鼓励法去表扬他。

要批评自己的学生并不容易,但只要抓住学生的想法,用对方式,就不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学生被忽略过一次之后,就会牢牢记住,就像训练小猫上厕所一样,做错了受到惩罚,做对了得到表扬,他们就会一直去做对的事情。

二、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音乐教师的学生,不仅要从学习和实践中了解将来的教学对象,也应该从这些细节的思考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上提高自身的音乐人格修养。在音乐教育成为一项事业之前,必须要让音乐教育扎根在心。沿着新体系音乐教育的路往前走,会发现音乐对于人的教化不仅仅是在课堂中,更融入了每个日常生活的细节,而语言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在与朋友、家人的交谈中,会不自觉地从他人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音乐教育对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感知美、理解美、最后表达美,这不仅仅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更是美育的目标之一。把我们觉得美的事物,通过语言和歌唱去表达,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上一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应培养学生“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