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9-08 07:12:47

浅析高中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近几年来,高中学生时常感到地理学习比较困难,特别是使用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以来,这一问题似乎更加突出。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困难;原因;对策

近几年来,高中学生时常感到地理学习比较困难,特别是使用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以来,这一问题似乎更加突出。从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看,新教材反映了地理学科教育和教学的本质,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能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本文分析了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一、地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地理学科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画一画、背一背就能了事。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才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现在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坐在教室里,机械式的接受着教师灌输的各门学科,每天又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想都不敢想。再者是文理分科早,学生就习惯性地认为,理科就是多多得做题,文科就是多多的背,最好把整本书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近年使用的新教材,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所以就形成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2.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学不学都无所谓,不需多“浪费”时间,最多只要应付学业水平考试。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自然会影响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学不好地理也是可想而知的。

3.地理学科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特点。无论地理教材还是地理资料,都是通过文字、地图、图表来表达,图文结合是地理知识最显著的特点。运用地图是地理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获得地理知识的必备技能。但部分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差,读图能力差,究其原因是知识储备不足,思维广度、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和变通性、逻辑性较差。例如,《地球运动》一章图表较多,学生感觉很抽象,理解困难,原因就是受思维定式的束缚、缺乏空间想象力,很难把自转、公转图想象成动态图,用动态的思维去理解;而且不会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其思维广度、深度不够,分析问题不够全面。

4.教学方法老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地理新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使用了多年老教材,我们当然有解不开的情结和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因而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全搬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新教材、老套套的不协调局面。学生自然感到我们的教学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影响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二、解决地理学习困难的对策

1.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地理学科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很多内容必须找出其规律才能很好地记忆。记忆在学习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灵活掌握和应用,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图表,学会从图表上获取有用信息,建立地理空间思维,掌握判读地理图表的技巧,并能用地理学科语言表达相关信息。此外还应从实际需要引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联系实际适当组织课外活动。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使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他的主观能动性,执著地去追求探索事物所隐藏的奥秘。教师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在教学课堂的各个环节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自觉地学好地理,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比如,讲到“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这一节时,我可以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介绍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介绍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再介绍我国在太空探索这方面的最新进展等等,来引发学生对茫茫宇宙的向往和探索的愿望。再如,在讲时区和日界线的划分时,教师可以提一个古怪的问题出来,如,“一个母亲生了一对双胞胎姐妹,为什么妹妹会比姐姐大上一天?”课堂顿时就会活跃起来,相互讨论、争辩,都想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多拿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谚语啊、顺口溜、趣事之类的东西去感染学生,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地理课外活动和观测也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提升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改变教学方法

地理新教材体现了创新精神,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在新教材、新任务的背景下,要有新思路。

首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化大为小”和“化抽象为直观”。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独有的神奇的表达和表现能力,把自然界许多抽象的事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拓宽。比如,地球、台风、南极冰盖这些庞然大物,借助卫星的“眼睛”,人们已能真实地感知其形体,我们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把它展示给学生,从各种感官诱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更富有真实感。

其次,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仅靠先进的电教手段,是很难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的,五彩的课堂激发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主动在活跃、轻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落实课本知识。例如,区域地理的教学,可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由学生阅读课文,并独立整理笔记,教师在检查后,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笔记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学生一起讨论、修改,最后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整理笔记,或以“我所了解的‘××国’或‘××区域’”为题组织专题讨论课。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该国的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让学生落实要掌握的知识。

地理学科的应用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困难可以消除,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蔼乃.钱学森与地理科学[M].科苑论坛,2010.

[2]任曼丽,杨铭.中学地理教育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8(07).

[3]尤丽敏.我国基础地理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05).

[4]李晨云.地理教学中应看重的几个问题.大家,2011.

[5]崔永兰.地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政地教学,2009(04).

[6]李祥.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科技信息,2010(03).

[7]陈秋兰.初中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观察与思考,2011.

[8]吴志祥.从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看中学地理教育的改革.琼州大学学报,2000(04).

[9]黄琦珊.地理教学应加强学生环境素养的培育.科技教育,2010.

(作者单位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南涧一中)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法的运用 下一篇:现代彩墨画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