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的教学与学生发展

时间:2022-09-08 07:02:42

浅析初中语文的教学与学生发展

【摘 要】语文学科一直是最基础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他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心态的重要工具,是学生汲取人类文明营养,从中受到熏陶与启迪的不尽源泉。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落后的思想认识;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改革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教学内容,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避免机械的照本宣科;做到胸怀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脚踏实地的投身于课程改革,以课堂为阵地,为祖国培育出二十一世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发展

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这样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是要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更主要的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的生活、工作,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生学习。可见,我们过去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是多么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未来的社会需要有知识的人,更需要会学习懂合作以学习为乐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1993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规格的突出特征。李岚清同志也指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而语文学科一直是最基础的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他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心态的重要工具,是学生汲取人类文明营养,从中受到熏陶与启迪的不尽源泉。所以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中,语文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就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的厚重土壤。

因此语文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急先锋,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落后的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没有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教学就很难从封闭式的框框中跳出来,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尽快抛弃以单独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机械化教学,还给学生以广阔的文化世界灿烂的人类文明,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中以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方式,撷取人类文明的珠宝,领悟人生的真谛,并用之武装自己。

其次,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可以自由大胆的想象、提问、讨论是使学生个性释放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交际、合作的重要依托。在这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异常融洽,学生会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及个性品质。有利于教师的个别教育、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化教学呼唤着教学方法的革新,那种只凭一张嘴、一支笔的做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代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感悟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合作与探究的乐趣及成功的滋味。

第四,开放教学内容,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课本内容只是人类灿烂的文化史中的沧海一粟,因此,我们不能只把眼光盯在课本上而面放弃广博的人类文明。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的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课本,应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习语文知识,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在无形中受到教育,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取向。

第五,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避免机械的照本宣科。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确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教师只是因势利导的掌舵人。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及人类几千年的思想文化,我们不能把我们的个人理解感受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讲解点拨,因势利导。思想认识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总之,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学识,更应具有各种能力及健康向上的人。未来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生力军。基础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时刻提醒自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胸怀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脚踏实地的投身于课程改革,以课堂为阵地,为祖国培育出二十一世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谈高中音乐舞蹈模块的教学问题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