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中的基础训练

时间:2022-09-08 06:29:22

体操运动中的基础训练

一、基本姿态训练的重要性

对体操运动员进行基本姿态训练,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培养体操运动员的姿态意识,使运动员的身体外形和动作姿态符合体操专项的规范要求,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优美的姿态。它是体操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密切相关。基本姿态的训练既是体操运动中身体训练的一部分,用以提高必须的身体素质,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如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身体的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同时它又是技术教学与训练的一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以及在完成动作中具备象直膝和绷脚面等必要的基本技能。

基本姿态的训练具有培养学生表现体操运动的重要功能。它不仅仅体现在体操运动员在原始选材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训练把运动员的形体锻炼得更加健壮、匀称,具有青春的活力,而且能使运动员的姿态,动作更具有韵味和艺术性,做到一迈步,一举手,一抬头,一挺胸都能给人以美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二、基本姿态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基本姿态训练要从小抓起,有意培养学生体操意识和身体各部位正确的优美姿势,提高学生的协调性、表现力和韵律感等艺术素质。为了达到此目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站、压练习

1、做扶持把竿的对墙一位站练习。正确而优美的站立是基本功练习的根本,教师应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经常锻炼。

2、基本功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基本姿态的重要途径,进行基本功所需要的压肩、压胸、立脚尖、小弹跳等素质练习。

3、在“站”和“压”的基础上,再进行压、控、拉、甩、转、踢等的训练手段,若在教师的助力下练习效果最佳。

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在体操教学中教者在学者遇到各种困难时,要善于针对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心理,培养他们对体操的情感和意志锻炼。对技术掌握不好,对在体操基本功训练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学生,则以介绍我国体操运动员李宁、李小双、罗莉等带病坚持训练和比赛获得金牌的实际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只要坚持锻炼,努力学习克服了眼前的困难,就能取得成功。

(二)部位训练:即头、上肢、躯干和下肢等基本部位的训练。

头:头部有五个基本位置,即:头正直、仰头、低头、转头和侧屈。在实践中大部分动作都由2~3种基本位置组合而成,掌握好各部位位置的作用和配合。

上肢:体操要求运动员的肘、腕、掌全部伸直,五指并拢(女子的手指要求同舞蹈),舞蹈则要求肘、腕、掌成弧行,四指并拢、食指微翘,拇指和四指相对,虎口自然地收拢。在体操中上肢的基本位置有五个,即:下举、前举、上举、侧举、后举。在舞蹈中上肢的基本位置有四个:即一位、二位、三位、四位。在基本位置的基础上,可出现各种变型,也可由某两个位置组成对称或非对称的形式,在基本姿态的训练中,以适应体操项目对大幅度动作的要求,做到刚柔相济。

躯干:包含肩、胸、腰、髋四个部位。肩、髋和上、下肢连接在一起,上下肢的动作常引起肩、髋相应的动作,一般情况下,肩保持张开、下沉、髋保持正直。躯干部位的训练主要是挺胸、含胸、立腰、上体前屈、体侧屈、体后屈以及上体移动、组合形成躯干的各种姿势。

下肢:直膝、蹦脚面、并腿是体操动作风格的表现之一,下肢基本姿态的训练可以通过压膝盖、压脚背使学生达到基本的姿态要求。然后再练习腿部的控制力。另外,下肢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因此也必须注意下肢力量的训练,提高弹跳力,体操中常见的基本位置有自然位和开位。

(三)基本体操:包括徒手体操、队列练习等多种形式。徒手体操是简单易做的徒手练习,由举、踢摆、振、蹲、转体、绕环、屈伸、跳跃等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以不同的姿势、方向、路线、幅度、频率和节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身体练习。经常做徒手体操能够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对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动作的队列练习和队形练习,也有助于形成正确身体姿态。

(四)舞蹈训练:舞蹈训练是建立正确的基本姿态的重要途径,在现代体操的教学训练实战中,男女均采用这些手段,而男子主要以巴蕾基本功为主,通过舞蹈训练不仅能培养正确的姿态,漂亮的手势,灵活的关节及某些体操项目所必需的素质和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表现力等。舞蹈动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千变万化,为体操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动作想象和动作素材,且丰富了体操的内容,因此舞蹈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上一篇:对多功能排球教学训练机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谈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