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运动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时间:2022-08-06 12:42:14

浅淡运动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摘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智力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兴趣,对学习起间接作用,构成学习活动的心理条件,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因此,重视培养运动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他们文化学习的提高,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文化学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称。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所构成。非智力因素是意向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非智力因素势必在人类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是它使智力条件相差无几的人们,却在成就的获得上产生巨大的差异。

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要素,是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兴趣就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表现为两种水平,即兴趣与爱好。一个人只是积极地去认识某种事物,那就表明他已达到爱好的水平。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仅是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还要使他们爱好学习。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①的“好”,就应当作如此解释。

一、运动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对训练与学习产生的影响

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员,对自己所从事的专项运动有着很明显的喜好程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都经历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也就是兴趣表现的三种形式。运动员学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使兴趣依次发展,逐步提高的。如果在学习上也有这种兴趣,也能成就学业。然而,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都不低,往往他们中的多数学习成绩却不如意。比如,体操队、技巧队的队员,他们年龄很小,在训练中却能理解并敢于做出“踺子小翻挺身转体720°甚至1080°旋”等高难度动作。而他们一到课堂上,很简单的题目却做不出,很平常的问题都答不出,究其原因,还是兴趣所致。我曾问过他们,训练和读书哪个难?对训练有兴趣而读书较差的学生说读书难。相反,训练不怎么好而对读书有兴趣的学生则说训练难多了。前者对自己所练的项目兴趣浓厚,他就会动脑筋去掌握要领,加之不厌其烦超负荷地苦练,练出点成绩就更有兴趣了,甚至使兴趣变成了理想与抱负。而对于读书他们则无多大兴趣,一到课堂上就昏昏欲睡、没精打采地提不起兴趣。讲课听不进,作业不想做,更不用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久而久之,成绩下降,跟不上进度,就更没兴趣读书了。不能说这些运动员学生的智力水平比普通学生就差些,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发挥,是决定他们学业进步、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指向性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符合他的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可以激起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美国的拉扎勒斯(A.L•Lazarus)研究了兴趣对学习结果的影响②。他在高中组语文课教学中,把学生分成智能组和兴趣组两组。智能组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20,但他们对语文阅读和写作均不大感兴趣;兴趣组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07,但他们对阅读和写作均很感兴趣。这两组学生在一学期中皆必修阅读和写作课程,经常接受同样的测验。学期结束时进行检查,兴趣组的总成绩远优于智能组。从结果看,学生虽然有较高的智能,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只是一般;学生智能虽然一般,但由于内在的学习兴趣推动,经过努力,却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兴趣比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在学习中,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成功地掌握知识,也能培养人全面、细致的观察力,锻炼顽强的毅力。从上述可见,兴趣与成就、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三、如何培养运动员学生的兴趣

1、要使运动员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首先要将学习与兴趣协调统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有兴趣的伴随,即让学习者在乐趣中开展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二是在学习前,应当尽可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以便有效地进行学习。比如,运动员学生经常去全国各地比赛,甚至去国外访问比赛,我就在思想政治课上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说说外面的见闻。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对此均很有兴趣。然后我再结合课本授之于理论,分析讲解他们的见闻均反映了哪种社会问题?根源在哪里?本质是什么?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有什么区别?他们很愿意听,并对政治课颇感兴趣。但是,有时个人的兴趣并不符合学习和事业的需要,那就只得想方设法去培养新的兴趣。本来,兴趣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发展的,这就是说,兴趣推动学习,学习滋长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共同提高,使二者协调统一。

2、教学方式活泼多样,教师的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可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直觉地提示教材,鲜明生动地联系学生熟悉的物体和现象,学生感到有兴趣;启发学生自己对教材分析、综合、比较、推论、作出结论,学生感到有兴趣;在做练习和解答问题中使学生能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学生感到有兴趣;复习时,不是简单地回忆旧知识,而是把旧知识进行整理、深化,并加入新知识,学生感到有兴趣。教师运用现代化科技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从情感入手,以情优教,激起学生的兴趣。情感因素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但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感情的人。要学生对学科重视、学好,情感因素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运动员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常常与对该学科教师的感情直接联系着。他们从小出门在外,常年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在学业上,家长管不到,教练管不了;在生活中,小小年纪只能自己独立,几乎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教师是他们可信赖的人,他们愿意和教师说心理话,他们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取关爱与情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喜欢哪个老师,也就对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会积极主动、努力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对运动员学生的高度关怀、真诚热爱,都能间接地促进运动员学生的学业进步。教师要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充分利用爱心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与教师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运用情感因素,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是促进他们文化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这是因为:一是人们的智力水平是固定的,不会今天聪明,明天却变成了笨蛋;而非智力因素却波动性很大,如一个在此时对此事热情高涨、情趣浓厚的人,但在彼时对彼事却可能情绪一落干丈,兴趣跌入低谷;二是人们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却往往差别很大。这两点表明,智力是开发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则是培养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在智力能力发展中,首先起的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的内驱力。而作为非智力因素要素之一的兴趣,对学习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人员研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表明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所以,人的学习是由非智力因素来推动、来调节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得到好成绩,而这种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更大的效力,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如此良性循环,不断地推动学习智能的发展。相反,学习兴趣水平很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差,而学习成绩差又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循环下去,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而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智力的积极性是来自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当非智力因素参加到智力活动中去,智力才会有积极性。因此,要使运动员学生的文化学习提高,必须重视抓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以激发智力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全部心理活动性,这样自然会促使运动员学生的文化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注释:

①《论语•雍也》

②张德秀•教育心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41

参考资料:

[1]徐厚道:《心理与教理导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2]燕国材:《教育心理十题》.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校

上一篇: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选材 下一篇:简述篮球攻击性防守的特点及基本技术